第三百六十二章 議處

崔元回去和永康公主說的時候,永康公主表現出了相當的認可。

他們夫妻感情極深,而且志同道合。

崔元是個男性,他還要考慮在外的名聲之類的,

永康公主可管不了那麽多。

作為憲宗皇帝的次女,實際上她在成化年間並沒有什麽地位。她的母親郭惠妃在後宮之中也不受寵,而且就生出她這麽一個女兒,沒有兒子,所以基本上是被憲宗皇帝放在一邊不管的那種。

直到弘治皇帝登基。

弘治是個待人寬厚的皇帝,親人更是如此。

而永康這個稱號,

也是弘治皇帝封給她的。

弘治六年,還為其特意挑選駙馬崔元。

崔元這個人長得帥、名聲好,將自己的妹妹下嫁此人,也能夠看出弘治皇帝對她的疼愛。

到了如今,朱厚照待他們也不錯。

因為永康公主和駙馬崔元都是安分守己的人,朱厚照沒有理由不優待。

這樣一來永康公主實際上比崔元更加激進,她勸自己的丈夫說:“既然我們知道此事,就該立馬向陛下稟報。”

崔元當然是糾結,

這麽做,多少有些不厚道……

“若是夫君覺得為難,那夫君便不要進宮。”

那意思,她自己要單獨去。

永康公主是一定要維護皇帝的,反正她是女子,又是公主,有什麽壞話她不怕,那些男人若是與她這個女子計較才是心胸狹窄。

不過實際上朱厚照也不需要她來幫忙了。

永康侯的動作實在太過業余,錦衣衛也抓住了那兩個逃掉的刺客。

鹽課之案,必定有他。

這已經是可以確定的事情。

不過畢竟是太宗皇帝親自封的永康侯,如果沒有皇帝聖旨,毛語文也不好貿然抓人,所以便多了道去宮內請旨的手續。

之後便是一隊隊人馬圍住了永康侯府。

府內女眷哭聲大作,而永康侯本人則是面色慘白的坐在大堂之內。

“本侯要見陛下!”

毛語文不理解他這個時候如此激烈是因為什麽。

“徐侯爺,即便是有正事的臣子要見陛下,也要到侍從室遞條子等候。現在您老想要這麽容易見到陛下,怕是難如登天。”

毛語文使了個壞,他言語間的意思,你見皇上也沒什麽正事。

“永康侯徐锜求見陛下!!”

“永康侯徐锜求見陛下!!”

……

這個家夥雖然被抓,但一路就這麽喊。

不知道的還以為有什麽冤情。

毛語文沒辦法,只得派人向皇帝稟報這一節情狀。

實際上,皇帝忙得很,哪裏有空見他?

這倒不是假話,

就是這個時候,吏部尚書梁儲、戶部尚書韓文、兵部尚書王炳、禮部尚書林瀚、工部尚書曾鑒以及刑部尚書閔珪,外加大理寺、通政使司、都察院主官全部匯集於乾清宮。

六部九卿,一個不少。

此外還有楊廷和,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定國公徐光祚也悉數到場。

勛臣之中最為重要的是英國公章懋,他如今掌中軍都督府,兼掌五軍營,不僅爵位高,而且官位高,同時年紀大,屬於四朝元老。

所以如今京城中的勛貴往往以其為首。

這麽大陣仗,自然不是閑談。

而是鹽課之案已能確認其實,既然有這件事,那麽怎麽辦自然就是朝廷所要考慮的事情。

正好有韓文的奏疏為契機,

其中‘私自煎煮,尤為弊端制之始’、‘奸人占中淮鹽,賣窩罔利’等等他們都可以看得清楚。

而乾清宮內,

除了韓文、閔珪等少數的幾人先前知曉皇帝已然知曉鹽課之弊,其他諸多人都還有些措手不及,自那日早朝到今天也沒多久,事態何至於發展的如此之快?

“……正德元年雖還未過半,但此案想必已經可以辦成今年最大的案子了,勛臣、內侍、文臣一個不落……嘿,朕還真不知道大明朝有這麽肮臟不堪的角落!”

眾臣低頭,事情到這個程度叫他們能怎麽說?

怕是更多的祈禱自己不牽扯其中吧。

“今兒個你們都來了,現如今鬧出了這麽個醜事,都說說該怎麽辦。說之前都好好想想,大明朝怎麽變成了如今這番模樣。”

“要是祖宗在天有靈,看到天下被朕搞成這個樣子,不知道該有多生氣。為了以後去地下有臉見祖宗,朕也得想想,太祖皇帝面對今日這樣的情形又該怎麽辦。所以咱們都想想,想好了,這事兒才好辦。”

眾臣心驚,

這個時候提太祖皇帝幹什麽?

難道要把那些相關的人員全都屠戮了一遍麽?

說實話,有些勛臣的鹽引就是弘治皇帝賜的,當然他們利用身份去‘賣窩’的確不對,可應當不至於是殺頭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