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就是瞎了眼!

趙慎的奏疏到了京師以後,

內閣先進行票擬,一看到運司衙門的貪腐程度如此之深,他們也滿心的震驚。

“李閣老,這要怎麽給皇上看?內閣票擬,又要擬一個什麽意見才好?”

李東陽老得眼袋下垂,此時也是一臉的嚴肅。

他把手上的毛筆放下,剛剛所考慮的事情也拋到腦後,把趙慎的奏疏前前後後又看了兩遍之後開口,“就寫,請聖上裁奪吧。”

內閣不知道如何辦理,便會這樣寫。

這件事比較重要,兩位閣老左思右想,覺得還是要盡快稟報皇帝。

不僅僅是其中運司衙門的貪腐,還有十幾萬灶戶的安頓問題。

入宮的路上,兩位閣老碰到了出宮的談大夫,以及她那個面容姣好的徒弟葵兒姑娘。

因為已經認識了,就打了個招呼。

等到擦肩而過之後,

葵兒姑娘便說:“陛下還沒有痊愈,便又要如此密集的接見大臣。”

其實朱厚照的身體已經逐漸好轉,主要是胃口好了,魚肉、雞肉不斷,除了還有些咳嗽滴滴答答一直沒好完全,精神已經基本恢復了。

而談大夫那邊一松口,

他就吩咐侍從室開始叫人。

這些都在談允賢的眼皮子底下發生,令其到底還是有些不愉快。

現在聽到徒弟這樣講,談大夫也心生一計:

“往後,我們也可以往侍從室遞條子。便說病情復診。陛下還有些咳嗽,也是應當的。慢慢的便一個月來上一次,每來一次就盡力說服陛下節勞。”談大夫是真的擔心,“否則,照陛下這般辛苦,下一次病倒也是意料中事。”

葵兒姑娘輕抿嘴唇點了點頭,

皇帝勤政愛民,有情有義,她算是見識到了。

“不過,我們幾個也不必每次都來。醫館那裏也總是要留人,你與辛蕙隔開,下次為師就帶辛蕙入宮。”

“哦。”葵兒姑娘輕輕應聲。

……

……

乾清宮。

皇帝吹著熱茶,

他把楊廷和給叫來了。

“……鹽政敗壞至此,百姓總歸是受苦最多,每每念及此事,朕便痛心不已。先前還有人為鹽政官員求情……”

楊廷和情略有些停頓,還好皇帝沒有繼續說下去。

“……算了,此事先不提。眼下最為要緊的便是那些灶戶。朕知道,灶戶曬鹽本就艱苦,一旦處置不妥,便會有不忍言之事發生。如今兩淮各地的鹽場想必都受影響,數十萬灶戶朝廷不能棄之不顧。楊愛卿,朕的這番心意,希望你能理解。”

這樁事,沒有人會反對。

文臣本身也支持朝廷多加賑濟,所謂的施恩於天下,就是如此。

宮裏的事叫劉瑾給弄成那番模樣,但皇帝,還是心懷萬民。

得來的銀子沒有被揮霍,最後花在了百姓頭上,而且是皇帝主動宣召他來到此處,這樣想著,楊廷和便覺著那個熟悉的陛下還在。

“這次鹽課之案,朝廷也抄沒了一些銀子。朕四季常服皆備,吃喝用度也不短缺,宮裏便是偶有破敗之處,只要稍加修繕即可。因而是用不到這些銀子的。況且,層層盤剝,剝得本就是灶戶的錢,這銀子要想辦法還給他們。楊愛卿。”

“微臣在。”

“兩淮鹽場涉及灶戶眾多,朝廷若是不派總辦大臣,這件事估計也做不到。所以賑濟灶戶一事,你可願往?”

楊廷和自無二話,他拱手稱:“陛下有命,但敢不從?臣願往!”

便是說到這裏,李東陽和謝遷到了。

因為說是揚州來的奏疏,

侍從室沒有過多阻攔,皇帝現在就關心兩個地方,一個揚州,一個大同。

況且和楊廷和本身也是在說兩淮鹽場。

“臣李東陽(謝遷)叩見陛下!”

“平身。兩位愛卿來的正好,朕正與介夫在說賑濟灶戶一事。私鹽禁絕之後,灶戶失去了余鹽之利,這一點不可不察。你們也都說說,有什麽意見?”

李東陽和謝遷心裏都一頓,

趙慎在奏疏裏說的事情,皇上竟然都已經知道了。

可比這八百裏加急的奏疏還快的又會是什麽?

或者就是說皇帝自己想到的。

這就比較厲害了。

李東陽往前一步,“陛下以百姓為先,此乃我大明天子之德。微臣於此事並無意見。只不過,兩淮灶戶之數不下十萬,朝廷禁了私鹽之後,今年可以賑濟,明年怎麽辦?後年、大後年又該如何?再有朝廷賑濟災民,雖有總辦之官,但也是依靠大大小小的官員下撥銀兩,但……”

“但什麽?”皇帝眉頭一挑。

“臣請陛下禦覽。”

李東陽很突然的把奏疏拿了出來。

這就讓乾清宮的眾人有些驚異了,莫不是有什麽重要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