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興夏氏

皇帝應了張太後的慈諭,定下了正德元年冬舉行大婚。

禮部林尚書那日在君前呵斥劉瑾說‘時間太緊’這個理由實在不像話。

可眼下已經八月,左右就四個多月的時間,大婚又是國之隆禮如何能不急?這裏面的禮數可多了,正使、副使怎麽選,皇帝的制書怎麽定,女方的父親還要寫答文……甚至服裝、裝飾都要一應俱全。

這是丁點兒都不能錯的。

此外,張太後對於唯一的兒子的大婚也很是重視,每天算著日子過。

所以林尚書近來入宮也稱勤快。

八月十九日,他又急吼吼的進宮。但到了侍從室只有靳貴、謝丕仍在,皇帝卻不見了蹤影。

那是因為皇帝很忙。

夏日時,妝淡衣輕,又是通過層層篩選的人,走起路來裊裊婷婷,步步蓮花。

紫禁城的氛圍朱厚照一直覺得不怎麽好。待了這麽些年也就是到此刻,才忽然發現有香風陣陣,美景相連。

屋裏的暗影與院落裏的光線在門檻之處分割,長廊裏不知從何處而來的女子將這方小天地點綴得姹紫嫣紅。

廊下不知何時來了一位少女,其不施粉黛而色如朝霞映雪,清水眸兒流酥盼,滴水的朱唇甜甜抿著。一對秀眉則如彎月,盡是含羞帶俏。頭上烏發只結成簡單一髻,余下的青絲披在身後,微風來時,青絲飛起。

真有一種古時淑女柔美之驚艷。

朱厚照初看一眼,便下意識的躲閃了一下目光,仿佛前世之時街上偷看被發現的那般心理。

有人說美女看多了會審美疲勞,但朱厚照現在並不信這些,宮裏的兩位貴人和秋雲都是很美麗的女子,即便如此,他看到千挑萬選出的這些良家女子還是覺得……當皇帝真好。

邊上的秋雲偷偷地用余光打量皇帝,發現皇帝竟有目光的躲閃,於是忍不住抿嘴淺笑。

皇帝雖然掌控朝堂手段老辣,但在女子這方面倒也有未脫稚嫩的青澀。

“陛下……?”劉瑾輕輕喚了聲,因為他也不知道是要繼續,還是停在這裏。

朱厚照招了招手,

這老太監便哈著腰靠近。但聽皇帝問,

“太後是誇獎的這一位?”

劉瑾搖搖頭,“回陛下的話,不是。”

那就是說還有更好的。

朱厚照忽然覺得這是很難的一件事,誰有能耐能從這五十人裏選出三個最合適的?這根本就是強人所難。

“陛下要是喜歡……”秋雲也低聲說,“是可以欽定的。”

朱厚照心想,那要是定了三個以上呢?

他心裏這麽想,只不過他性格向來穩重,似這種輕佻至極的話實在難說出口。

“讓朕再看看。”

於是第二個緊接而來,大概是秋雲把關的緣由,來人都是粉妝玉琢,額頭潔白如雪,小巧的臉蛋兒白壁無暇,好似那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冰清玉潔。

而淺櫻紗袖裏半露的纖纖玉手,也讓人初初領略什麽叫皓腕凝霜雪的美麗。

這個情況……如果每個人都是五官精致,那便只能以氣質取勝。

朱厚照多多少少還是喜歡那種脫於紅塵的清冷之感。人大概就是這樣,越是有那種難以接近的高貴之感,便越是覺得喜歡。只不過這般氣質只能作為皇妃,皇後大概還是要有那種‘母儀天下’的氣質。

“陛下,這是太後誇贊的那一位。”

大約到第四人,秋雲就這樣提醒。

朱厚照打眼一瞧,果然是婀娜多姿的同時又不失落落大方,她雙手交叉於小腹之前,不俗的容顏和體態自然不在話下,更為關鍵是氣質高貴、靜定端莊,眼睛顧盼生輝,微笑之時又令人如沐春風。

“叫什麽?”

“稱夏氏。其父為大興縣主簿夏儒。”

《皇明祖訓》明示:凡天子及親王後妃、宮人等,必以良家子女,下禮聘娶,不拘所處。勿受大臣進送,恐有奸計。但是娼妓,不許狎近。

明代皇室選婚因這一祖制所有在各朝之中頗為特別,當然初期是以勛貴之家為主,但宣德以後,勛臣家禁不入選,已經被嚴格的執行。

文官們執行起來也發現,這樣外戚的危害最小。

現在這個一縣主簿的身份,滿朝內外應當也說不出什麽意見。

“朕知道了。”

劉瑾心領神會,招呼著後面的人繼續向前。

朱厚照看了幾個,都是滿身清純之氣,讓人偏生憐愛的姑娘。不過他作為皇帝,選擇皇後除了要自己看著喜歡一樣,

實際上也需要考慮皇後這個身份。

說句不好聽的,至少不能找一個似他母後那樣的……

到時候護短偏袒家裏人,成天為了幾兩銀子欺負這個、欺負那個,要是他責怪,還要哭哭啼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