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備開業

談大夫不去管官員們如何拍天子的馬屁,與民同樂很多時候是當官的自己粉飾門面用的。老百姓樂不樂,她心裏是清楚的。

她對皇帝有這樣高的敬重和認同,主要是看到了實際的改變。如女子醫館裏的谷姨這樣的普通百姓,能在京師有地方住,每月有例錢拿,孩子能讀得上書。

做得到這些,就是極大的善政,就是最仁德的皇帝。

至於顧佐,他此行是看準了談大夫的癢點。

她既然仁心仁術,自然就希望有更多的醫館、更多的大夫,只她一個人就算不吃不喝又能救多少人?

“醫館只要增加,不管是在哪裏增加……我都是願意的。”

書院裏有醫學院,雖說大夫需要師父帶很多年,但從有醫學院開始也已經八九年了,最初的一些學徒已經可以坐台問診了。所以大夫是不缺的。但是……

“但是少司徒……醫館以治病救人為念,所收的診費一向很低,再加上一些朝廷的撥銀,所以能維持下來。現在要到不夜城租個商鋪,還要再將醫館辦起來,所需的銀兩實在太多。”

顧佐大包大攬下來,“銀子的事談大夫不必擔心。不夜城的興建是為了百姓,醫館也是為了百姓。況且醫館原先就是由朝廷撥款營造,如今再多一家陛下也不會不同意。此事就由在下去向陛下爭取。”

銀子是關鍵。談允賢一聽是這樣,立馬就沒了異議,“若真能如此,多出一家醫館自然是好。”

“好。談大夫可指派一人,在下也指派一人,畢竟我們不懂醫館要做成什麽模樣。其中種種細節都不是問題,請他們去商量就好。在下只有一個請求。”

談大夫得了便宜也不會太過不講情面,“少司徒請說。”

“請談大夫兩邊坐診,時間上……兩家醫館都不偏向。”

談允賢皺起眉頭,這樣就容易讓熟悉的百姓找不到她。

顧佐自然也知道,“雖說會有些不便,但一段時日以後,也很快會消除。”

“那行吧,這一點我可以答應。”

顧佐心中大定,又搞定一家。

現在已經定下的,除了酒樓、醫館,還有成衣鋪、妓院、賭坊,這都是很大型的商鋪,有這麽幾家,所吸引的人少不了。

除此之外一些小商鋪,如藥鋪、金銀鋪、皮匠鋪、典當行、茶肆、古玩店、香燭鋪等等一應俱全。

但不夜城的成功,關鍵還是在於吸引得到人,所以商鋪種類齊全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質量要保證。

前者是保證不夜城能一炮而火。後者是保證可以細水長流。

因而才和所有租戶都統一定立契約,就是怕萬一有什麽問題,反正這麽大的地方,也能找得到源頭。

如顧佐所預料的一樣,

如今朝廷有花錢的動力,在不夜城之中再造一個醫館沒什麽難度便說服皇帝同意了,其實也不算營造,房子本身是有的,無非就是裝飾。

“……尋個機會,朕要去看一看,這是個大事,旁得不說,這麽多家商鋪,幾千人的衣食便有了去處。若能周而復始,自然運轉,也不枉朕與禮卿花費這麽多的精力。正德一朝也多了一樣能向祖宗和後人交代的善政。”

皇帝出宮顧佐不敢立刻答應。只說:“還請陛下再等等,總歸一切妥當了,微臣才好意思請陛下來看。”

“好。一共有商鋪多少家?”

“全部出租,有108家。其中一半已經尋到租方。”

朱厚照在殿裏負手踱步,這件事他心中算是有數了,“對了,白名單之事,如何了?”

“有十二家在微臣這裏備了名字、來歷。”

“十二家也夠了,朝廷修路……其實也不是修路了,原本兩京之間便有官道,只不過這次要提高些標準。現在,少府可以透露一些項目、並提出條件了。朕的意思,主要沿著京杭運河拓寬、修整官道,路面要平、寬、直、硬。先拋出三段吧,其一是從京師到天津衛、其二為從徐州到淮安、其三從淮安到揚州。”

一步一步來,這麽大的事,第一次做,做得猛了容易出亂子。

“沿著京杭運河的路商旅多、貨物也多,建成之後能最大化的起到作用。此外,路要將兩個方向分開。”

顧佐露出微微的疑惑。

朱厚照拿手比劃了一下,“大道朝天,各走一邊。往北的走一條道兒,往南的走邊上的道兒,互不幹擾。中間用東西隔開,不允許隨意翻越、逆向而行。這樣,馬車至少能走得快些。”

顧佐點點頭,“修路實在是個大工程,臣只恐八百余萬兩的銀子或許還不夠……”

“那可以沿著路途設驛站,在那裏修客棧、茶肆,賣食物、水等各種出遠門所需要的東西,這可以賺回一些銀子。此外,你可以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收一點兒便宜的過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