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仇鉞

除軍報後第一天上朝宣布聖旨以外,朱厚照已經連續免了兩日的早朝。

小事情,不需要一直開大會,東一嘴、西一嘴的吵吵鬧鬧反而不利於決策。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朝中重臣入宮的頻率明顯增加。

第二封奏報來的時候還是晚上。皇帝也不辭辛勞,宣召大臣議事。

宮裏緊張起來。

宮外也好不到哪裏去。

一方面,北鎮撫司還在京中逐步民間私報的創辦者,以及一些如復禮派的文學團體。

本來內部就激烈,忽然之間撞上韃靼犯邊,你說這緊張不緊張?

另外一方面,皇帝下旨,原來行刺天子的那兩個刺客交由南鎮撫司韓子仁審訊。

外患在時,天子特別注意是否會有內憂,所以韓子仁破案的壓力陡然增大。

錦衣衛的大牢裏,兩個刺客已被打得皮開肉綻,但基本上什麽也沒說。好在皇帝自己要求暗中查安化王,雖然不明白為什麽這也算是個方向。

接到命令以後,韓子仁開始動用南司內衛所的力量,並派遣內衛所千戶駱承林,低調前往慶陽安化。

真要說起來,其實安化還在固原府的東面。

這兒要是出什麽事,對身在固原的楊一清也會有所影響。

駱承林現在經驗豐富了,他與屬下扮作護商的鏢隊一路向西北去。

路上只要碰上個茶肆,他就會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用布包著的東西拿出來,偷偷的問:“有沒有見過這種有毒的樹葉?”

大多數人都搖頭。

一來有毒的樹葉本就不多。這玩意兒它不容易有毒,但凡知道它有毒的,那都跟閻王爺報道去了。

二來,樹葉都碎成了渣了,本來認識的也變得不認識了。

駱承林可以說沒什麽收獲,只能一路過陜西,再經延安府入慶陽,進安化。

安化其實是陜西境內一個偏僻的小縣城,土地貧瘠,物資錢糧都不是很充足。駱承林自己都不明白,為什麽副指揮使要派他都這個地方來。

更不明白那個安化王有什麽要緊。

明代各地藩王不少,多這一個不多,少這一個不少。

這個安化王,名朱寘鐇,弘治五年襲爵,屬於洪武皇帝第十六子慶靖王朱栴一脈。基本上可以說和朱厚照關系遠了去了。

駱承林初入安化,人生地不熟,他在縣城裏裏外外轉了兩天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後來自己的屬下給他帶來一個好消息,說:“這個安化王似乎挺喜歡與人結交。他已下帖,計劃在五日後宴請當地官員和豪傑之士,駱千戶,咱可以趁此機會混進去。”

駱承林聽了這話神色怪異,這麽窮的地方,王府還大搞宴請,這事情到底是上奏還是不上奏?

另外,一個藩王幹嘛這麽好結交?

這讓他的心裏嘀嘀咕咕著,有些不舒服。

不過這個主意倒是個好主意。

“咱們……算豪傑麽?”

“這還不簡單?花幾個銀子,找幾個人鬧事,挨咱們一頓打,這不就算了?”

駱承林把自己這個叫楊述的屬下拉到自己面前來。

“不得不說,你小子比我更高大英武,我有可能被人認出來,就你去。進去以後,老方法聯絡。”

“是!”

……

……

固原總督府。

當提到誰去打這第一仗的時候。

其實這個名字是有的,至少在王守仁的心中有。

“部堂總制三邊以後,不是募了兵勇三千嗎?”

楊一清轉瞬就想到,“你是說遊擊將軍仇鉞?他的確精於騎射,長於督兵,但是他只有三千人。”

“三千人又如何?部堂可以為其增兵。屬下初到陜西,就聽聞仇將軍之名,他身經百戰,手下三千人個個都是精銳。有這樣的虎將,咱們不求大勝,只求不敗,應當還是不難的。”

仇鉞這個人,其實原來不行仇,而姓王,屬於最沒地位的大頭兵,但他身高臂長,有蠻力,被編入寧夏衛以後,多次與韃靼人戰鬥,並且作戰勇猛,累功升遷。

後來,一個叫仇理的人出現了,他以署都指揮僉事的職務分守寧夏左屯衛,有一次在玉泉營擊敵之後,聽人說有個家夥斬首三級歸來。

心驚之下,便召見了這個姓王的小子。

這一見壞了,仇理一看這人勇武得不得了,他也喜歡的不得了,於是收在身邊做親兵。

再後來,仇理死了,但他沒有子嗣,於是這個王姓小子襲了他的職位,擔任寧夏前衛指揮同知。

從此,一個叫仇鉞的狠人出現了。

作為小股部隊的指揮官,他打不出王越那樣的大勝,但他長期戍守在邊疆一線,經常性的與韃靼人交戰,還留下“虜賊知其名”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