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十二郎的戰爭

韓十二郎起了個大早。

除了已經與人約定好了時間這個原因以外,他還想到學院裏烈士碑前向他的義父喻自在道個別。

四年過去,他已經十七歲了,在這個歲數,已經有人結婚生子當了父親。

偶爾的間隙他在街上看到那種在給別人說媒都會覺得羨慕。

他喜歡那些媒婆,不僅僅是因為可以娶婆娘,還因為背後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八個字。

你看他就沒人給張羅。

四年以來,軍學院的書都叫他啃得差不多了,就是姑娘一個也沒能啃過。

這件事他賴上了喻自在。

並在烈士碑前說:“這一趟我出去掙個婆娘回來,要白胖白胖的那種,到時候帶來見你,保你要說富態。”

“其實我想去寧夏鎮當兵,先生們說火篩又帶著兵馬回來了。他肯定不知道有人惦記著取他的命,不然肯定不敢回來。這個人就是我,到時候我給你報仇。”

“但是後來聽說打大同的這個官兒更大,還是火篩的頭頭。所以我又改了主意,如果能把這個小王子給你逮過來,那比抓火篩厲害多了。”

韓十二郎已經長高了,不長高不行,那個許冠沒頭沒腦的,但就是能自恃八尺身長欺負他。所以他不服氣,這幾年在學院裏吃得管夠,他就猛吃,現在也是個七尺男兒了!

就是還差許冠一尺。有點不爽。

當然,十二郎現在走出去也很風流倜儻了,他長身體的關鍵幾年是在軍學院度過的,可以說現在是正兒八經的蜜蜂腰、螳螂腿。除此之外,他高眉深目,臉上棱角分明,頗有幾分帥氣。

這一點兒,是遠遠勝過許冠的。

上司給他安排的兩人,名為嶽建庭和曹新。

他們兩位都是從邊疆苦寒之地,按照朝廷軍學院對外招收學員的政策,硬生生考進來的。

同樣的背景,才能有共同的話題,他們三人的關系也最好。

按照兵部和軍學院的命令,他們被派往順天府良鄉縣,具體位置在京師的西面,大約有百裏的路程,基本上一天也就到了。

朝廷的命令已經下了,他們三人要拿著公文直接去到良鄉縣衙,和知縣聯系以後,具體的走訪各個鄉。

韓十二郎等三人行至西門,就看到一個似堵墻一樣的壯漢懷抱的刀刃在等他們。

看到他,十二郎才算是露出些滿意的表情。

“還以為你不來了呢。”

這漢子從手中扔出一把精美的匕首,“收著,萬一遭遇近身戰,丟了兵刃,可用它救你一命。”

也許是戰爭的氛圍影響,平時見面總要相互鬥上那麽幾句的兩人,這個時候反而都沒有要和對方擡杠的意思了。

十二郎從馬上跳了下來,又把水袋子抽了下來。

“大清早的,你給我水喝幹什麽?”

“水我當然不會拿來給你喝。是酒。”

許冠臉色一變,“軍中禁止飲酒,你知道現在軍紀嚴的。”

“我知道。”韓十二郎繼續說,“但是你以往總說我歲數小。所以我和你還沒喝過酒。”

仔細想想,記憶中是沒有和他喝酒的畫面,主要本來喝酒的次數也少。

“就一口,我們幹一杯。”

唉,拿他沒有辦法。

許冠擰下木塞,倒也幹脆的仰頭灌了一口,隨後很利落的把水袋推了回來。

十二郎自然也不廢話,學著他仰頭喝酒。

但酒水辛辣的味道一過他的嗓子,他就覺得像火燒一樣,生理上不可避免的咳了兩下。

“真難喝!”

“哈哈。”許冠大笑,笑聲漸止之後,他拍著十二郎的肩膀,“活著回來,我帶你喝好酒!”

“那幾個韃靼人算什麽,我有的是辦法對付他們。”

男人之間喝了酒,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

韓十二郎重新翻身上馬,走了幾步以後,空中忽然出現剛剛那喝過的水袋。

許冠接在手中,看著馬和人的背影,面色沉靜。

也許是他看錯了,他看到十二郎轉過頭來在向他擺鬼臉的笑。

這算是他們兩個為數不多的‘和諧’時候了。

出了京師以後,三人不再節省馬力,奔著良鄉縣疾馳而去。

第一次休息的時候,韓十二郎把隨身攜帶的地圖打開,

嶽建庭和曹新看得兩眼放光,“認識你這麽久,還不知你有這麽個寶貝!”

“打仗沒有地形,我實在難受,地圖又十分珍貴且敏感,我便自己在翻閱各類書籍的時候偷偷繪了,從剛剛路上過來的情形看,大概也是準的。咱們一起說說,這仗要怎麽打?”

華北這個地區,平原為主,在這種地形條件下,如何面對韃靼騎兵還真是個問題。

“按照朝廷的旨意,官軍為主,民兵為輔,我們應當瞅準時機,要盯住韃子露出弱點或破綻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