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反攻

石奉這個時候回到京師入宮陛見皇帝,根本就是為了請罪而來。

他奉命增援紫荊關,結果手下之兵幾乎損失殆盡,紫荊關也讓於敵手。

按照正常的邏輯,這是應當殺頭的。

所以朱厚照問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這一點。

“朕與諸位愛卿,都以為石卿已經以身殉國,只要是為國赴難,朕便不會忘記這份忠義。正常來說,你可隱姓埋名,為何還要入宮?”

“回陛下,罪臣想再殺韃靼!”

王炳啟奏說:“丟了紫荊關,陷京畿之地於危險之境,陛下,此罪,應罰!”

朱厚照仔細看了一眼石奉的側臉,那裏有一道血紅的月牙彎形傷口。

“事可從輕,亦可從權。朕以為,韃靼兵犯京師,正是用人之時。石將軍的確吃了敗仗,該罰的,朕不會不罰。但朕在戰事之初就說過,此戰為我大明與韃靼之死戰。

既是死戰,則一切願意殺敵之人皆可為我大明之兵。石將軍的罪,不輕,就是砍了頭也不能說過分。但是當此之時,留著他哪怕再殺一個韃子,那也是有益的。石奉,朕問你,你可願再提刀殺敵?哪怕僅僅當一名兵卒。”

“臣願意!”石奉心中生出希望,喊出來聲音都大了許多。

朱厚照掃視了一圈大臣的臉色,看他們還是有些不松口的樣子,便輕輕哼了一聲,“朕當皇帝,就是這麽個當法。石奉敢引兵出關與敵人短兵相接,此等悍勇之氣,朕還未見多少將軍有過!

現在大明的國號為正德,所正的也有這份剛猛的武德!朕不管其他的,凡我大明將士,敢於亮劍,就是打敗了,朕也不會殺頭,為何?因為他是為了大明、為了朕在拼命!沒拼成不要緊,朕陪著他們緊衣縮食、積攢軍需,再拼一次!

說到這裏,他聲音陡然提高:“你們再看看石將軍,他身上的傷是為誰所受?身上的血又是為誰所流?!難道讓他挨了韃靼人一刀,回到宮裏還要再挨自己人一刀!絕對不行!

天子為九五之尊,要擔天下之責,朕今日就要為天下人留下這一名敗將!至於是非功過,千百年後,留待後人評說!”

石奉聽完以後大受感動。

這便是英雄氣概般的帝王。

“罪臣謝陛下不殺之恩!石奉在此立誓,此生此世,必為陛下肝腦塗地,為大明殺盡北虜!”

當李東陽和謝遷都走了以後,朝堂之上不會再有人在這種關口反對他了。

實際上,王鏊、閔珪等人都是認同皇帝的人。

皇帝有這番擔當、有這番膽魄,這沒什麽不好。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

當年正統皇帝要能像今天這樣,待在宮裏,把該安排的大臣安排好,何至於會有土木堡之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最後就是化成了一句三呼萬歲。

不過關於石奉的處置,還是要繼續。

他現在的官位是保不住了,畢竟打了敗仗,如果沒有一定的獎懲機制,那打敗仗都成了無所謂的一件事也不行。

“石奉,虎賁衛還有約一半的人,這些人也都是經歷紫荊關慘敗的你的舊部。朕還是將他們交給你,你降為指揮使,朱鳳降為指揮同知。你,可願領命?!”

“臣願領聖命!”

“好。此刻,易州和淶水都有大軍駐守,臨時調動是為大忌。所以,你便去良鄉縣。這個時候,百姓抵抗韃靼尤為積極,你到了良鄉以後,朕允你招募鄉勇,連接民兵,並與他們共同作戰。望你不負虎賁之名!”

“微臣,謝陛下隆恩!”

……

……

石奉當時雖然昏迷,但他是力竭,身旁的屬下一直護他周全,所以僅僅有些輕傷。

從宮裏出來以後,他便帶上虎賁衛指揮使的令牌找到了朱鳳。

朱鳳當日作戰也算盡力,他被從紫荊關背面攻擊的韃靼軍阻隔在外,但是沒有逃跑,而是匯集虎賁衛所有士兵連續攻打了幾次,最後實在是寡不敵眾,他自己也受了點傷,頭上也還包著紗布。

也許男兒就是容易被軍旅之中、同生共死的氣氛所感染,朱鳳在親眼見證身邊的人戰死之後,性子也有些改變。

他倒不是那種突然開竅,他只是想報仇、雪恥。

石奉還好,他還有身為成國公之子這種面子上的東西在呢。

祖宗大殺四方,子孫慌忙突圍?

說起來就是個笑話。

“石指揮,什麽時候出發?”

“朝廷給了三日時間挑選虎賁衛中能戰之兵,三日後午時出發。”

“末將一定到!”

按理說,石奉應該規勸他,雖說不是什麽致命的傷,但至少要把傷先養好。但作為同樣經歷過紫荊關之戰的人,他理解朱鳳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