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決戰時刻(一)

朱厚照就是要派兵!

當年於謙保衛京師,也不是說就龜在城裏,而是讓士兵出城迎敵!

用的就是韓信背水一戰那個法子,反正城門一關,把軍隊往敵人面前一推,逃?有督戰隊,退?沒有退路!

那會兒尚且敢於如此迎敵。

到了今日,他花了大價錢訓練的親衛之兵,竟然只能躲在京師裏頭嗎?!

為此,他與臣子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朱厚照理解他們以京師為重的心理,但是五萬韃靼兵馬不攻城,京畿之地沒有部隊能擋得住。

一日過後,

乾清宮收到的所有奏報,都是小王子去了良鄉。

朱厚照不再等了,“昨日還能說他有引敵出城的可能,今日呢?這個時候即便他要攻京師,朕也來得及做反應!”

王鏊、王炳、韓文、閔珪等人又開始頭疼了,皇帝怎麽還想著這一點,然而這一次他們剛準備要說什麽,朱厚照已經擡手,一副不給人講話的意味。

“諸位愛卿,吵我們昨日也吵過了,道理也說不出什麽花樣了,朕就要在此下軍令!你們若是當朕是大明的天子,那就遵旨!”

這……

皇帝將這種話誰也接不住。

“……你們或許都以為朕是好大喜功。實際上,朕都等了兩個月,這個時候怎麽會忽然著急?真正令朕著急的,是京畿之地的百姓。”

朱厚照已不願再解釋過多。

“韃靼之軍俱為精銳,絕非百姓可以抵擋。朕意,即刻派出騰驤四衛,十二團營之中,奮武、耀武、練武、顯武四營最先成軍,此次一並增援良鄉。”

騰驤四衛即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這是最早由宣宗皇帝設立的,一直歸屬禦馬監張永統率。

騰驤四衛皆為甲級衛,是朱厚照最為信任的部隊之一。

朱厚照相信,想要部隊強大,僅僅花錢養起來是不夠的,打過仗,它會更加不一樣。

所以他沒有保存實力、先消耗京營的想法,以他現在對朝堂的掌控,十二團營和上直親衛其實沒有顯著的區別。

閔珪還要在說些什麽,但是王鏊沖他搖了搖頭。

皇帝下了這等決心,便不要講了,因為講了也是無用。

派出這些部隊,京師之中仍余八九萬兵馬,而且周尚文、楊興都在趕來的途中,雖然是稍微沖動了些,但總算是有所節制。

再吵下去,萬一皇帝來了脾氣要親征,那也不是不可能。

作為臣子,他們可以勸諫,只是到了這種關口,誰也不能明著抗旨不遵。

“不知陛下,欲以何人為帥?”

朱厚照一時犯難,按照大明一般的習慣,都是以勛貴為首。比如英國公、成國公等,再配上侯、伯這些人作為副將。

但大明到了正德年間,就連英國公張懋這種不犯錯的官僚,都算是比較正常的人了。其他人就更難指望。

弘治十一年,保國公朱暉領過五千營,成國公朱輔領過三千營,但保國公因分田一事被皇帝給降為了撫寧侯,成國公……

朱厚照嘆氣,這可不是承平之時給他們一個‘掌後軍都督府’這種官職,這是要領兵出去打仗的。

這種時候,他又想起了威寧伯府的王芷。

如果她是個男孩兒,就是冒一些險,朱厚照也願意用他。

可他是個女孩,牝雞司晨之事,沒有一點準備放到軍營中是很不好的。

“朕……”朱厚照想來想去沒有合適的人,要不就自己……

幾個大臣心裏一咯噔,不會吧、不會吧,

“陛下!臣願領兵前往!”兵部尚書王炳搶先說出了口。

“你要怎麽打?”

“臣只統兵,至於如何應對韃靼,陛下所設的軍學院中教授出了不少非常了解韃靼人的人才,易州一戰,不是有一個叫韓十二郎的人麽?他就在良鄉。”

朱厚照背著手想了想,還是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閔珪年歲大,他還是天順年間的進士,是見過朱祁鎮的。

此刻一看皇帝這樣子,莫名有一種英宗皇帝就在眼前的感覺,立馬說道:“陛下,臣以為大司馬統兵,可稱合適。”

“臣附議。”韓文也立馬跟上。

“臣也附議。”

朱厚照其實是真的很想,

哪個男人不想?

只是因為土木堡,他又考慮政治和朝堂的穩定,所以一直死死的忍著。

“那行吧。此行,就由大司馬統兵。大司馬,朕還是要囑咐一句,達延汗有五萬兵馬,如何作戰要與虎賁衛指揮使,以及那個軍學院的後起之秀多多商議。況且,你是兵部尚書,心中也必定知道,大同總兵、宣府總兵都在路上,此戰,只要穩著來,大明必勝!”

王炳哪裏能不知道,若是特別難得事,他還不那麽願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