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大宴

宮外大宴,宮裏也大宴。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下令禮部官員制定朝賀傳制等禮儀,這其中就包含大宴禮。

但凡大宴,宮中尚寶司、錦衣衛、教坊司、儀禮司、光祿司等內外庭衙門都有職責。

是的,有教坊司。

教坊司要安排人根據宴會等級的不同準備不同的舞曲和大樂。

在禮儀的過程中,奏一曲、喝一杯……等等都有流程規定。

至於群臣,

明朝的規矩,四品以上的官員座位安排在奉天殿內東、西兩面,其他官員的酒樽食桌被安排在大殿之外、東西兩側的走廊內。

皇帝當然還是設禦座,居於正中。

朱厚照平日裏多少有些嚴肅,碰上大宴的時候,他便也不再擺那張臉,從一出現就哈哈笑了幾次,以此也讓身邊人也放松些。

甚至還饒有興致的問起了今天菜品的種類與做法。

劉瑾見皇帝關心,便找了尚食局的太監仔細來說,什麽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爐煿肉……平日裏他吃過沒吃過的都問問,這些頂級的菜裏邊兒是有文化寓意的,仔細聽聽也覺得絕妙。

臣子們見皇帝一邊賞著舞曲,一邊聊起了菜品,多多少少也能放得開些。

一曲舞畢,光祿寺的人負責倒酒。

朱厚照按著禦座起身,他這麽一站不要緊,下邊兒文武百官也全都站起來了。

按照規矩,文官以王鏊為首,居左,武官以成國公朱輔為首,居右。

英國公稱病不出,已經沒有保國公了,魏國公在南京,京裏的勛貴,成國公自然可以為首,而且他那個次子朱鳳,此番也立有功勞,成國公一脈也終於有了點起色。

“都坐下。”

朱厚照從上面走了下來,他其實還小,也就才十七歲。年輕、朝氣,精神飽滿、面帶紅潤,看著面容仍嫩但不失英斷之氣,這便是現在的正德皇帝。

“謝陛下!”

“這第一杯酒,諸位愛卿與朕一起敬我大明太祖太宗及歷代君主,敬當初隨太祖一起創業的開國功臣,敬百年以來我大明所湧現的忠臣良將,沒有他們便沒有大明、沒有朕,也就不會有各位今日之榮華富貴!”

“敬祖宗、敬忠臣!”

朱厚照抿了一口酒,以往還不覺得,但忽然間這小小的酒杯實在不夠勁兒。

“換大碗來!”

光祿寺的一名官員動作倒快,眼疾手快的立馬給找了一個。而皇帝換,大臣也只得跟著換。

“這第二杯酒,朕要敬諸位愛卿。”

從左邊看,文臣有王鏊、梁儲、韓文、閔珪、王炳、顧佐、何鑒、張敷華、林瀚……

從右邊看,武官有成國公、威寧伯、駙馬都尉、周尚文、楊興、馬榮……

這裏面,基本上都是經他的手才有如今的官職的,畢竟他當皇帝再加上監國已經好幾年。就是耗時間,有些人也該走了。

“親賢臣、遠小人,這是當初諸葛武侯留給劉禪的話,朕覺得治理國家此六字,最為精煉。當皇帝,如能做到這六個字,那怎樣也差不到哪裏去。而朕最為自得的不是什麽大勝,而是用對了諸位愛卿,如今滿朝上下都是賢臣,這杯酒,朕怎能不敬?”

好些個大臣給皇帝說得飄飄然,甚至有感動到激動的。

“陛下睿識英斷、天資卓絕,臣等不敢言功,不敢言功!”

……

這些都是客套話了。

朱厚照繼續,“這第三杯酒,咱們君臣得敬一敬天下的百姓,若沒有他們,這一仗怎麽打贏啊?是不是?!”

“善!!”

好些個人咕咚咕咚兩大碗酒下肚。

朱厚照喝酒不多,不過此時他還撐得住,因為還有事情要做。

“聖旨來!”

皇帝伸手,好些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關鍵劉瑾是端過來的,那邊還不少呢。

這是要大封群臣了。

“兵部尚書王炳臨危受命,克敵制勝,晉東閣大學士,封太子太保銜,入閣預機務!”

大學士、閣臣……

這和之前許多人想得一樣。

王炳非常端正的坐了起來,這麽隆重的場合,宣布他的這個升賞,這種感覺直追當年中進士一樣。

“臣接旨,謝陛下隆恩!”

“大同總兵周尚文,忠勇兼俱,屢立奇功,此次良鄉之戰,千裏奔襲,一戰而勝,累封平虜伯,食祿一千二百石!”

平虜伯這個稱號,是歷史上的江彬的,那不是什麽好人。

周尚文多少有些意外,封爵是要很大的貢獻才會有的,他自己覺得,如果他率領兵馬攻敵老巢,再大獲全勝還有可能。這次還真沒想到。

實際上,朱厚照用的不是‘封’,而是‘累封’,周尚文已經打過很多次勝仗了,以軍功而封伯,完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