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

出征!出征!出征!

齊承遂已知曉楊尚義那邊的情況,那兩路兵馬都是從永平府過來的,整個薊州情勢,已然危急如火!

按照聖旨,他為平叛將軍,兩位勛貴之臣為副將,再有六衛指揮使以及監軍張永,一共九人已經全聚集到他這裏。

騰驤四衛一貫是禁軍精銳,皇帝某種程度上崇尚武力,所以從來都未放松對他們的訓練。再添燕山左右衛,他們的指揮使都是從軍學院簡拔。各衛之中也絕無老弱之人充人頭,就是空額被抓到,都要嚴厲處分。

這是真正的軍隊。

而齊承遂雖不是大將,但屬於戰場上的老油條,他看看常力和王烜,再看看營帳中剩余六個健壯的指揮使,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保命保官要靠誰。

京師離遵化城只需幾日就能趕到。

楊尚義聽聞朝廷派兵,也幹脆等了等,同時又下令通州左右衛向其靠攏。

正德四年,十二月十三日,遵化城。

張永、齊承遂、楊尚義,這三個是老熟人了,再一次並肩作戰,配合起來也相對容易。

楊尚義壓力很大,安頓好大軍之後便升帳議事,

“齊尚書、張公公,你們路上的這幾日時間,我已將薊州府的各處情況都再摸了遍,並且按照皇上的意思,將各衛所指揮使和千戶進行對調,但是眼下最需一場大勝!”

齊承遂問道:“亂兵還在遷西嗎?”

“是的,不知為什麽,這股亂兵多待了幾日。”

“鬧事的頭頭,柳忠、陳大疤,你可了解?”

“不敢欺瞞二位,出事以後才了解。鬧事的頭頭是柳忠,此人性悍勇,好賭,也仗義。但到處聯系,拉攏其他衛所的,應該是那個陳大疤,他交遊多。至於最後一人,是他倆多年好友。三人之間互信很深,不好處理。”

楊尚義看他倆沒其他問題,繼續說道:“撫寧衛和東勝左衛支援了他們以後,應該不會一直在小小的遷西城裏待著。這裏地方小,糧食也不足,或早或晚,要麽往東,要麽往南,總是要出來的。大司馬、還有公公,斥候我都已排出了,只要他們出城,拿下這股亂兵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是,出來打,咱們必定占優。但他們耗得起,皇上耗不起,我們更耗不起。”張永開始搖頭,“其實,一股亂兵即便作戰用命,也都是由利而聚,稍稍不順,就會潰敗。”

這個時候,邊上一直沒說話的幾名指揮使中有一人言道:“可以去打永平。”

齊、張、楊三人都擡頭,視線落在一個留著‘口’字型胡須的漢子身上。

“繼續說。”齊承遂下令。

“援兵是從永平而來,既然是遠道的來援之兵,其家室、田產必然都在永平。永平出事,即便主將不回援,軍心也會不穩。平叛之戰,不在毀其身,而在平其心。”

屋子裏的所有人眼睛都一亮。

是啊,為什麽一直跟著亂兵的思路去走?來一招圍魏救趙,豈不更好?

齊承遂向楊尚義介紹道:“他姓段名泉,是燕山左衛的指揮使。”

“見過楊總兵。”

楊尚義點頭,說道:“永平府此時兵力空虛,且本來的衛所就比較破敗。”

段泉一聽就已經明白了。

“大司馬,末將請命,願令燕山左衛速擊永平府!”

說實話,軍屯敗壞以後,邊軍戰力全無,這個時候有一衛精銳過境,那用望風而降都不誇張。不過齊承遂還是想求穩。

“楊總兵,你那三千騎兵也歸段指揮使節制吧?反正留下他們攻城也無甚作用。”

“是!”

齊承遂看向段泉,段泉像是懂了他的心思一般,“請大司馬放心,燕山左衛絕不至敗於幾個亂兵之手。”

……

……

官軍只在遵化稍作休整,第二日就出發。

段泉部為首,這一路八千人都是騎兵,他們故意過遷西卻不停留,繼續向東走,過了本地一條十幾米寬的花河而去。

剩余官軍則為主力,在遷西城外安營。

消息往城裏遞的時候,陳大疤很快就被來援的兩個兄弟圍住。

“來的是官軍,他們絕對往永平府去了!!”

陳大疤也是多年行伍,他意識到其中的敏感,“先將此消息封鎖,軍心不可亂!我們一起去找柳哥,看看此時當如何!”

“走!這事兒不能不管!”

陳大疤領著兩人剛走出門,結果三名士兵撞門而來,“大將軍,官軍開始攻城了!”

“媽了個巴子!”

上次楊尚義的確有些輕敵,這次則不同。

休整幾日他可不是什麽都不做,箭矢、雲梯這些攻城的器械他都準備了不少,甚至也有圓木!

“全軍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