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徹查陳泰

官場雖然是個很復雜的系統,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頑症,不過官場會受核心的影響,這一點也是毋庸置疑的。

反面典型就是嘉靖皇帝,因為他太聰明又太自私,在治理國家時每用一個首輔,就在他後面放一個年輕人,然後攛掇年輕人去攻擊前面的人,以這種方式鼓勵臣子互鬥,確保自己的超然地位,導致明朝中後期的黨政在幾十年間迅速劣質化。

也因為他自己修道喜歡青詞,於是湧現出一幫善於寫青詞的大臣。

現在的朱厚照對於官場的影響在本質上和嘉靖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大權在握,他們的喜好就會有具體的表現形式。

皇帝問賦稅,問匪盜,問軍備,問商業,那麽經過這幾年的自然演化,當然就會湧現出這樣一群大臣。

這也是皇帝自主選拔的結果,因為不給他正反饋的主要官員,根本出不了頭,後者幹脆就是被貶。

比如前任鳳陽巡撫陳泰。

在這個過程中,只有一件麻煩事,就是朱厚照接收到的正反饋是假的。

拜祭完白石翁以後,章黎想著回到太湖邊自己的行轅,不過先前一直跟在他左右的護衛,畢卓向他來稟報了一樁麻煩事。

章黎看了紙條以後無心再在蘇州流連。

兩日後,姜雍完成交接,跟隨隊伍繼續南下。

大朝會以後,浙江從巡撫到布政使、按察使全部被撤換,現在連個主事的人都沒有,又出了那樣的事,怎麽能不急?

從蘇州到杭州可坐船經京杭運河前往,客船的房間裏,畢節稟報目前已掌握的消息,

“……前任鳳陽巡撫陳泰原本是要回杭州老家,不過在行至通州時竟被錦衣衛追了回去。”

章黎篤定道:“既然是錦衣衛動手,那必然是聖上的意思。我們回到杭州以後,要立即控制陳泰同族之人以及他的親屬。配合朝廷,徹查陳泰。”

這是他先前收到的訊息,陳泰要被徹查。

一旁的姜雍聽了心裏一驚,不管怎麽說鳳陽巡撫已經是比較大的官員了,這麽幾年來,天子還很少動這個層級的官員。

“去歲,淮安府的事情,下官是知道的,也因為此下官才被調至蘇州擔任知府,不過那應該是前淮安知府田若富自作主張,貪心大起,鳳陽巡撫陳泰似乎並無牽扯?”

章黎臉緊繃著,“具體情況還尚未可知。今年大朝會期間,皇上調整各地督撫,一開始也有人去舊職而無新職,但後來事情漸漸不對,興許那會兒便有征兆了。”

畢卓也點頭,“除了前任順天巡撫顧人儀,現在已經沒有誰還未獲新職的。從京裏的消息來看,陳泰應當還是與貪墨有關。”

“知柏,你先前在浙江做過知縣,這杭州的陳氏,你可了解?”章黎想起這一節。

姜雍微微點頭,“在下官印象之中,陳泰是一時能臣,且清正廉潔,到如今更是只有一個糟糠之妻,從未聽說有廣置田地之類的事發生,貪墨,從何談起啊?”

這些事,現在他們急也沒用,回到杭州會有人告訴他們的。

但這件事在京師已經不小了,能引起皇上重視,便是旁證。

遵照聖旨,刑部已經將案卷全部交由錦衣衛處理。

陳泰則被暫時控制,以便調查。

因為它這不僅是一樁貪墨案,陳泰這個鳳陽巡撫的位置是朱厚照點頭他才上去的,朱厚照既然點頭,就說明陳泰以往的官聲不錯。

換句話說,有人在這個事情上欺騙了天子。

“……陳泰浙江的杭州老家,以及中都鳳陽、淮安、揚州、廬州,臣都已經派了人過去。按制,巡撫每年都會向陛下稟報當地田土、人口和稅賦情況,這些數據侍從室已經給了臣,只要回頭一一核實,應當會有線索。”

比如說,你上報田地100萬畝,這個數字怎麽來的?如果是縣裏報上來的,就追溯回去,清江浦縣報了20萬?那麽這20萬又怎麽來的?還可以往回追溯。

這個案情剛剛開始,毛語文有這些安排,朱厚照還是滿意的,“注意側重點,今年錦衣衛的主要任務還是麻斌那邊。陳泰的案子不必急,但不急不是不重要,而是要慢些查,往仔細了查,好好挖一挖他在任上都做了什麽。”

“是。微臣遵旨!”

話雖如此,朱厚照其實不太明白,“據浙江那邊的初步消息,陳家在杭州田地不多,他本人也比較節儉,他拿這麽些銀子做什麽去了?”

毛語文不敢說,其實這幾年以來,各地督撫都收斂許多了,當然所謂收斂並不是不幹那些事,而是不在明面上做那些事。

上面皇帝在逮呢,有多愚蠢還會頂風作案?

“陛下,田地的事,除了要查陳氏自身,還有他的許多親戚,眼下也有許多人以親戚的名義來占田。因而到底有沒有多置田地,還不是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