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不是恩服,不是威服,而是心服

共同召見各國使臣的大事已經由楊一清統一安排,這件事的重要性上升了。

不過在日程上沒有占據皇帝和大臣太多的時間,又不是迎接什麽不得了的天上人物,大致上可以朱厚照就能接受了。

他的心思還是在為朝廷找一個能接手周尚文和王守仁的人,讓他們回歸自己本來的位置,同時也免得朝廷一車一車的往那邊運糧食。

這個人從目前看,就是呂恩。

張驄不是不行,但張驄大概也沒有實實在在的到一個縣分田的經驗,他起步就是欽差,實際上做的也就是下令、監督這等面上工作。

而麻斌,只會殺人。

旨意從紫禁城出來是一大關,這個關朱厚照過。從紫禁城出來以後,正兒八經落在各個縣,又是一大關,這個關朱厚照能做的有限。

呂恩原來的官是小了一點,不過這個年頭皇帝提拔大臣不講究什麽逐級、還要按年限。

而且呂恩已經在乾清宮站了好多天了。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他這個乾清宮門前的人,其實已經名滿京師了。

那日,這家夥被痛罵一頓過後,終於算是醒悟過來,他去找了顧人儀、去找了顧佐,並與他們二人陳訴心驚

說完之後,他們二人都不禁贊嘆起皇帝的手段,也終於明白,原來讓呂恩站在那裏什麽都不做。

就是要讓他看,看看治理這個國家的實際情況有多麽的復雜和困難,看看作為當政者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而不是簡單的一句‘親君子、遠小人’就可以了,看看治理好這樣偌大的國家是多麽的不容易。

看到了,聽到了,他才知道,朝中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種奸臣滿地的情況。

有了這些認識,皇帝將他狠狠痛罵一頓,他自然知道自己以前是多麽可笑。

當然,他也有可能死性不改,那朱厚照也不會客氣。

這樣十多日過後,皇帝又有旨意,宣呂恩進宮。

這次,這個家夥老實多了,而且他心裏有預期,這一次皇帝肯定是要給他安排實際的職務和差事。

皇帝雙手交叉抱胸,在殿裏來回踱步,並打量呂恩,“朕的大臣都和朕說你是有才的人,不過你以往只當過一個縣丞,僅主持過一縣民田的丈量劃分……你的才到底有幾分呢?”

呂恩那天的眼淚完全擦幹,現在神情也變了,“臣不敢妄言自己之才,只是幸得陛下提醒悔悟過後,現在只有決心,便是不管什麽困難,心中始終記著要做好陛下交代的事。”

“你以前應當對官場、世事很不滿吧?這些天有沒有想過,假如你也管了數百名官吏,你要怎麽去對付那些你看不慣的人和事呢?”

“還是範文正公那句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不管旁人如何,臣心志已明。”

朱厚照稍做停頓,他仔細的感受了一下呂恩的語氣,以及看他的神態,的的確確有一股子堅定。

“通縣的田地分得最好,你應該有心得吧?”

呂恩不再謙虛,他說道:“分田之事,關鍵在兩點,其一皇上支持,這樣臣就有了底氣,其二,便是堅持。”

“堅持?”

“是的,田是死的,人是活的,朝廷已經支持,為臣子的就是不管誰阻撓,都要堅持著把這些田量好、分好。路雖遠,行則將至。”

“堅持,說著容易,做得還是難。還是讓你去分田,你可有信心?”

“回陛下,有。”

朱厚照有些懷疑,“帶一千兵和帶一萬個兵可不一樣,你以前只分過一個縣的田,真的有嗎?”

呂恩磕了一個頭,然後說:“陛下,天下烏鴉一般黑。那些不願意把田分給老百姓的人,都是一個嘴臉,一顆一樣的黑心。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分一個縣的田,縣丞是夠的,再大的地方,縣丞就不夠了。陛下……得封臣一個大一點的官。”

尤址微微擡眼看了一下皇帝。

畢竟講這種話的官,一年都遇不到一個。

“怎麽?你不想把官當得越來越小,反而要當得越來越大?”

呂恩有些羞愧之色。

現在想想以前多可笑,一方面覺得上面當官的碌碌無為,自己也在心裏鄙視這些人,但另一方面自己又什麽都不做,反而要當小官,遠離這些人。

“陛下,臣以後再不提那話了。”

“知道就好。那麽你想要當多大的官?”

“陛下要臣分哪裏的田,就把臣封到哪裏,並且要讓臣的命令,沒有人敢明面上違抗。”

“明面上?”

呂恩解釋,“因為不管陛下怎麽強調,暗地裏他們都會違抗的。”

“可朕想要讓你把九邊的軍屯都一畝一畝的分下去。”

呂恩心頭瞬間有一塊巨石落下,他敢要官,但不敢要這麽大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