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帝南巡

正德十年四月二十日,京師之中宮門大開,浩浩蕩蕩的錦衣衛隊伍護著天子龍攆而出。

此前半月,皇帝已經下旨要展開南巡。

南巡期間,由內閣楊、王二人輔佐皇長子監國,除了重大軍政事項仍需由快馬送至皇帝行宮以外,其他諸多政務便由皇長子和內閣四人決定了。

但處理的結果要原樣留存,以便皇帝回京查看。

內閣裏其他兩位也就是王炳、楊廷和,要跟隨皇帝南下。

眾多大臣之中也有不少隨駕的,主要的有侍從室靳貴,總理外務大臣顧佐,少府令顧人儀,以及錦衣衛指揮使、成國公等。

後宮之中有賢妃、敬妃隨侍。

賢妃是老家在江南,皇帝禦賜回鄉探親。敬妃則是張太後和夏皇後一並要求的,因為她們擔心皇帝在外碰上生病這種特殊情況。

朱厚照沒有反對,這麽多人都帶了,不差這麽一兩個。

這樣一來整個隊伍就非常龐大了,僅負責皇帝護衛的神武衛就有兩千人。

要麽說朱厚照盡管一直想到各地看看但還是不得不等到正德十年呢。

沒有一定的財力,他是走不出紫禁城的。

明面上,正德皇帝此次南下有兩件事,一是到中都鳳陽以及南直隸孝陵舉行祭祖一類的祭祀活動,二是到寧波檢閱大明已經建好的水師。

也有臣子建議到泰山封禪,不過被朱厚照否定了,還沒有開疆拓土,不要這麽著急的做這類事。

實際上,朱厚照是有休閑遊玩的目的在其中。

穿越到古代至今,他的活動範圍一致局限在紫禁城,最多就是到北京城周邊在走走,但那只是偶爾。

天知道作為一個後世人他是怎麽忍耐過來的。

此外,考慮到歷史上的落水事件,朱厚照沒有選擇做船,而是從兩京直道經過,走陸路。

天子出行,這是重大事件,兩京直道上許出不許進,錦衣衛的隊伍把路開到三裏地前,路兩邊全是騎馬的侍衛,以確保不會有任何人能冒犯到皇帝。

這一類事都有內閣王炳一力操持,並不需要朱厚照操心。

這個時候的他整個人都攤在了巨大的馬車內,因為沒有政務處理,忽然之間閑了下來。

看了一會兒書又覺得眼睛酸,於是在出發的前幾日,皇帝一直在睡覺,他得把先前沒睡的補回來。

直到禦駕抵達濟南城外,他的精神才達到最佳狀態。

朱厚照撩開簾子看向路兩邊,樹木、麥田以及偶爾會看到點綴在其中一些規模較小的山峰。

“劉希賢八十了吧,他還好麽?”

騎著馬在皇帝車架旁伺候的尤址回道:“回皇上,已經八十二了,不過聽說身體很硬朗,還時常自己巡視各地呢。”

皇帝嘴裏撚著小食,一邊咀嚼一邊思索,不就說道:“停。”

“是。”

尤址夾了夾馬肚子,往前一點兒然後扯著嗓子大喊,“停!!”

他這麽一喊,王炳、楊廷和、顧佐和顧人儀等臣子全都從自己的轎子裏出來,跟尤址一起站好。同時還有內侍去替皇帝掀簾。

尤址這時候才喊:“請皇上下轎。”

這段時間,朱厚照得等,等這些年紀不小的大臣站好才行,這就叫禮。

所以當皇帝的麻煩就在這裏,其實就像演戲,還必須得演好。

朱厚照搓著手走出來,很隨意的說:“都起身,朕是看這兩邊的麥子長勢喜人,忍不住想去看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治國十年,百姓究竟過得如何,僅看奏疏是不夠的。朕是想親自去看看,不過,咱們這一大幫人怕是會嚇到老百姓,那就擾民了。”

王斌等人聽他說前半句還害怕,後面心才稍稍穩了一點。

“這樣吧,充遂(靳貴)、義山(顧人儀)。”

“臣在。”

“你們兩位代朕走一趟,看看沿途百姓生活如何,回頭到濟南來會和。記住行事低調些,不要暴露身份。”

“是!”

皇帝又對王炳招手,“你來把控,給沿途的巡撫、三司和各知府、知縣都下一道旨意。叫他們管控好自己衙門內的屬官,任何人不得截留百姓攔轎,但有觸犯,以抗旨論處,其主官則以失察罪在吏部記過。”

王炳領下旨意,“臣這就去辦。”

交代完這些,朱厚照到旁邊讓一個侍衛下馬,然後自己爬了上去,“朕轎子坐累了,騎一段馬吧。”

經過這許多年的練習,他的騎術已經很好了。

而古時候的自然環境也不必多說,隨便一處景色都有旅行的感覺,又或者是他憋在那個城裏太久所致,總是呼吸新鮮空氣,看看外面景色,他覺得很享受。

“禮卿。”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