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箭三雕

皇帝幫判了周淮的案子以後,原先宋衡在巡撫衙門外貼的告示也終於起了大作用。有了這樣的示範,舉報鄉間豪強為惡的人也多了起來。

算是在最後的兩天時間內完成了朱厚照當初交辦的任務。

當然,遞上來的東西是有些難看的。

山陽縣、清河縣、安東縣……等到各地都湊出來名單,又何止一個周淮啊?

朱厚照一點一點的翻看,

邊上等候的王炳等人心裏都打鼓,皇帝說過,不讓他滿意,聖駕就不會動。

屋子裏只有紙張翻頁的嘩啦啦聲響。

某個時刻,皇帝忽然開口。

“……那個周淮,家中抄出了多少銀兩啊?”

宋衡身子一抖,回稟說:“啟稟聖上,共計八十余萬兩。”

“沒有百萬嗎?”

額……

“現銀確實只有八十余萬。還有些古玩字畫,典當了以後應能湊足一百萬。”

“這麽說來,他在這南直隸一帶也不是特別有錢嘛。本來看他那架勢,還以為是什麽了不起的人。”

“陛下為天下之主,在陛下眼中,周淮確實不值一提。”

“那些古玩字畫能夠典當的,趕緊當了,然後將銀子盡快裝箱。”

到目前為止,皇帝的語氣一直都很平靜。

那份寫了很多人名的奏疏似乎並沒有惹出什麽驚濤駭浪。

王炳心中稍安,看來皇帝確實是他猜測的那份心思。

“陛下放心,微臣已經安排了人。不過急賣的話,價格上大抵是要讓一些。”

這朱厚照自然知道,“王閣老、楊閣老。”

“臣在。”

“咱們收拾了一個鹽商,倒是發了一筆橫財。用兵,雖說有了軍餉能解決大半的問題,不過銀錠子也不能殺敵,這麽多錢得有個更大的用處才行。這件事,你們想過沒有?”

“微臣想過。”楊廷和沉聲道。

“說說看呢。”

“是。首先,朝廷多了一筆銀兩,於戰事來說總歸是好的,不論是糧食、軍服,或是武器、戰馬,都能有更為充足的保障,所以其一,更能保證不缺糧、不欠餉。其二,似這樣的突然之財要用好,臣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哪三個方面?”

“用壯馬、穿重甲、配火器。這三樣,沒有哪一樣是不花錢的。”

朱厚照並不心疼錢,“這樣裝備的部隊,不多,只要有個兩衛,明軍便是天下無敵!”

“臣正是此意。”

王炳則說:“但西北之戰迫在眉睫,臨陣汰換卻是來不及了。只能先進行籌備,這樣的話,這銀子就無法用於西北了。”

“無妨,事就怕做,做則能成。朕又不是缺這姓周的一點家財,先照此備上。”

大臣一想,那倒也的確不差這一點。

“給兵部去一道旨意吧。讓他們著手謀劃,並盡快有個章程。”

“是!”

朱厚照掂量著手裏的奏疏,“至於這些事……宋衡。”

“臣在。”

“朕也不可能天天在這裏給你斷案,你自己斟酌著辦吧?”

宋衡跪了下來,“此番淮安府有這類逆事,擾了陛下清閑,此皆是臣之過錯。微臣必定謹記教訓,詳查案情,還百姓一個公道,也給陛下一個交代。”

“不要有太多雜念,你且當好你的鳳陽巡撫,正德十一年還有大朝會,朕到時候聽你稟報。”

“微臣,遵旨!”

……

……

從淮安府繼續南下要經過揚州,在這裏天子沒有太多停留。

李東陽都已經病倒了。朱厚照不知道他是明年去世,所以心裏有些擔心見不到最後一面。

揚州的話,也只能下次再看了。

過了揚州才不算是鳳陽巡撫管轄的地界,而應該是應天巡撫。

而越是接近江南,越是有楊柳依依、百花齊放的春景。

朱厚照把賢妃和敬妃都叫到了自己的馬車裏,路上多幾分清談,也是不錯。

至於他的臣子們……也是各找個的。

楊廷和心裏頭一直有件事。

天子沒有因為淮安府上了那麽多豪強名單的事而大怒,那便說明王炳猜測的大抵也接近了。

也別看他們這裏沒什麽動靜,實際上,突然查出那麽多這種破事,對於其他各府甚至其他各省的影響那可不小。

說到底,哪裏沒有這些事情呢?

如果都照這麽個處置辦法,得砍下多少人頭?

而且下江南還帶查案,官員本身估計也擔心著呢。

這樣一發酵的話,皇帝的某種目的也達到了。

“……等到咱們到了應天,不知多少人打聽這些事呢,事都出的不大,一些個豪強而已,但名氣鬧得太大、影響也太大,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皇上抓了許多這人。等到有樣學樣……就是應天的官員多長兩只眼睛,他們也看不住下面的豪強和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