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們不懂!

朱厚照引用的永樂九年的這句話是室町幕府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的原話,見於史書,明確可查,絕對沒有半分作假。

足利義持不敢明面上不稱臣,便假借神明之口,實在有些可笑。

這些話,往日裏大家不提也就算了,現在真的提起來那便不一樣。

大內正一和細川楓是各自家族的本族之人,由此可見這兩個大名對於維持與明朝的關系是重視的。

現在麽,他們被頂著腦袋問,只能硬著頭皮否認,

大內正一說:“大皇帝陛下有所不知,足利家的先祖不是我大內家的先祖,足利義材說的話,我們大內氏不認。”

細川楓也跟上,“是,細川氏一樣不認!”

“不認?”朱厚照蹙著眉頭,神情威嚴,“足利義材說,靈神托人謂曰:我國自古不向外國稱臣,今後無受外國使命。照你二人現在所說,你們是連靈神的話一樣否定了,是也不是?”

皇帝的話語中氣十足,而且帶著不容質疑的強勢。

對這兩位日本人而言,他們不知道什麽威嚴,只是覺得大明皇帝仗著‘萬千桅杆’的軍力壓著他們說話。

這就是《資治通鑒》裏所說的,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是!正如大皇帝陛下所說!”

朱厚照彎起嘴角,這的確是他印象中的日本民族性格,竟然連自己靈神也不認了。

“好。既然向大明稱臣,那麽朕就是日本之君,你們皆為大明之臣。大內正一、細川楓,你二人速將朕的旨意帶回去,三件事,第一,將當初要挾、敲詐我大明市舶司的所有人一並綁了,交大明處置,記住,不可漏掉一人;第二,朕不管是大內氏還是細川氏,你們自己商量個辦法,將偷學我大明養蠶、繅絲、織布的匠師全部統一起來,由大明派遣船只運離日本國,從今往後南洋諸國再不許日本相關商品出現,否則朕就讓大明水師攻擊日本商船!”

“大皇帝陛下!”朱厚照還沒說完,大內正一就已經慌了,“外臣懇求大皇帝陛下,我日本國偏據海外,心向中原正土文明,向大明學習也是各地大名共同的信念,即便真要懲罰,也誠心請大皇帝陛下換個方式,不要斷了小國求生之希望!大明疆域萬裏,人才源源不斷的湧現,且千百年來都是日本國的上國,希望大皇帝陛下開恩,大人不記小人過,寬恕我們這一次的錯誤。”

朱厚照指著他,“你說你心向漢人文明,但是卻只學個皮毛,君為臣綱,這你都不懂嗎?禮儀二字又是何意?朕乃天子,朕說話時,豈有你開口的份?!”

“外臣知錯!請大皇帝陛下息怒!”

“……第三,朕聽說日本國偷學了大明建造兩千料寶船的技術,和第二條一樣,那些船和那些工匠都給朕送到大明來。你可以說朕霸道,但朕對待你們這種小人,是不會講道理的。”

說到這裏朱厚照的語氣開始越發嚴厲,“通過敲詐、勒索、偷竊這等令人作嘔的方式暗中偷學我大明的先進技術,明明東窗事發卻還有臉開口求饒,如此恬不知恥的你們,在朕這個統禦萬民的上國天子看來當真是可笑至極!”

大內正一和細川楓心都要裂開來。

一國君主竟然用如此惡毒的話語來辱罵外國使臣,這在他們的印象中還從來沒有過。

他們更加不明白,為什麽正德皇帝對他們的惡意如此不加掩飾。

但作為使臣,他們也有自己的權力邊界。

大內正一說:“大皇帝陛下提的這三點要求相當苛刻,大內氏原本一定是照陛下旨意而行,但也請大皇帝陛下理解,日本現在是戰國時代,大內氏並不能控制日本全境,所以即便答應,也有力而不從心。”

細川楓更加不要臉,他說道:“大皇帝陛下,您說的這個案子,細川氏並沒有參與,此事必定與細川氏無關,請大皇帝陛下不要將怒火撒在我們頭上,並繼續與我們保持正常的貿易。”

朱厚照冷笑一聲,“朕管你什麽大內氏還是細川氏,你們沒人能代表日本國那是你們的事,自家出的凹糟事還指望朕給你擦屁股?朕只管一條,只要有日本人在種桑樹,哪怕不是出口絲綢,而只是出口生絲,朕也會派兵興師問罪,同樣的道理,日本國只要敢再造一艘兩千料的寶船,必定遭大明天軍來伐。從今往後,也不要說什麽心向中原,誠心學習,你們是學了,怎麽學的?足利、大內、細川,有哪一個人給朕上過一道奏疏說要求學?!”

氣氛不對。

大內正一明顯感覺到了。

如果是幾年前,他無所謂,明朝對日本做不了什麽。

但是這次看了伍文定的大明水師,再加上今天這件事,他忽然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