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那也是百萬人的市場

大內正一和細川楓在後來再沒機會見到正德皇帝。

其實他們還做了不少事情的,比如說見不到皇帝那就想辦法見內閣或是皇帝的近臣。

但他們這樣一找反而讓這些大臣很難受,他們在天子面前許多話就不好講了。

因為有言官會說閑話,比如說是不是日本的使臣給你們賄賂了什麽呢?

賄賂這兩個字現在可是個敏感詞。

某種程度上,這次的事件最初就從賄賂開始的。

七八月份是每年去往日本最後的機會,過了這個時間點,那就要等到明年。

這也是朱厚照不願意聽從臣子說的回到京師再議,等回去了,那還議個蛋,議來議去也得到明年,說不定吵來吵去再擱置了。

所以他要先將此事辦結,然後再聽從回京的奏議。

姜雍推薦的那位邢觀早先和顧佐也認識的,這些年來他不如姜雍的官運好,不過這一次卻是一下子進入天子的視線。

朱厚照在傍晚無人時分召見了他。

而且不在正堂,反倒選在了不那麽正式的行宮假湖畔。

邢觀小心的近來行了禮以後一直低頭跟隨皇帝的腳步在湖畔邊閑走。

“……前些日子,平海伯說過一句朕很在意的話,你既然在寧波任職,或許你也聽到過。”

邢觀身子一矮,“請陛下明示。”

“平海伯說大內氏富有金銀,往往出價不低,這是真的吧?”

邢觀初次面君只敢實話實說,“回陛下,確有此事。”

“這就奇怪了,日本國國土狹小,土地貧瘠,就是朕都不敢說的富有金銀四字,他們是怎麽用得上的?”

“陛下富有四海,大內氏的那點金銀又如何能比?”

“富有四海是眾人說的湊熱鬧的話,大明的家底朕清楚,你應該也清楚。要說日子,也就這十年好過一些。但這還是朕在先帝十八年垂拱而治的基礎上得來的。日本國呢?國內戰亂不斷,百姓想必也是民不聊生,任何一個國家,久戰必敝,這實在是太奇怪了。”

邢觀心中開始冒泡泡。

他逐漸領悟過來,為什麽皇帝昨日要指定那樣的參軍……

“細說起來,陛下所言確實有理。大內氏這富有金銀四字,來的蹊蹺。”

“恩。所以你此次隨軍出征,朕不要你殺敵,不要你沖鋒陷陣,而只要你解開這當中之謎,關鍵是尋找出當中對大明有利之處。你明白麽?”

“是!微臣定不辱命!”

朱厚照覺得自己以往應該在哪裏見過邢觀這個名字,畢竟他也做過不好重要的崗位。但估計也沒太注意,正德朝是人才濟濟,不是尤其出色或特別幸運,的確不容易冒出頭。

而邢觀這個人,他想多說兩句。

“邢觀。”

“臣在。”

“你如何理解戰爭與貿易?”

這是考校了。

邢觀心中一下子緊起來。

考他的人是皇帝,這一句答案甚至可以說會決定他的一生。所以他沒有第一時間回話,而幸運的是皇帝也沒有著急追問,而是等了他一會兒。

數息之後。

邢觀開口,“回陛下。微臣理解陛下之國策,與前代雄主最為不同的地方在於,陛下以戰爭為輔,貿易為主。秦皇漢武是開拓漢人之地,但也打得國庫空虛,百業凋敝,而陛下迥異於此,反倒是要用戰爭促進貿易,使得百業興旺。”

“你以為朕為何有此國策?”

“微臣猜想,應當是與海貿有關。正德初年,朝廷海禁開馳以後,海貿銀大量湧入大明,國庫頓時豐盈,便是朝中勛貴、重臣也從其中分利,陛下的絕妙之處也在於此。從此大明離不開海貿,但海外諸國各壞心思,如此,欲穩定海貿,必要時就要進行戰爭。”

“也有人說,朕征日本乃是沖動之舉。”

“日本有數百萬人口,他們即便穿戴不起絲綢,也有夏布、棉袍可以賣給他們。”

這句話他算是答的對上了路數。

姜雍說他有些才幹,看來是不假。

朱厚照心情略微輕松,開玩笑說,“夏布和棉袍他們當地也有的,難不成人家之前都不穿衣服麽?”

“他們主要穿的是麻布,棉布較少,絲綢就更少了。”

這是指出他的錯誤,但朱厚照是在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含義,他眨了眨眼睛問,“你調查過?”

“是,臣……臣想,陛下若有時間,可否容臣詳稟?臣自數年前就已經在思索此事了。”

“好,朕給你個機會,你說。”

邢觀強自鎮定,他用袖口中藏著的手狠狠捏了一下自己。

疼!

疼完之後就是清醒!

像是忽然之間,他變了個臉色,不再那麽緊張慌忙。

“陛下,臣自就任寧波口岸總管以來,便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將更大規模的商品賣出。絲綢、瓷器雖然也很好,但這些好東西都太貴,哪怕是富裕之國,也最多只有一成的貴胄用得起,甚至一成都不到。那麽剩下九成多的人呢?他們的生意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