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帝真正關心的事

在朝堂上用些手段拿捏下面的這些人對於朱厚照來說已經是得心應手了。

實際上他的精力主要也不在此處。

官銀走私確實是個大事,但稍做處置,就可以逼得張璁自己去解決。

四川巡撫也算是一方大員,可朱厚照在確認以後便是讓他來京師掀動風雲的麻煩都想避免。

山東的事情,劉健又不是這兩天就翹辮子,稍微拖他個幾個月更加沒有問題。

新疆楊一清也在尋求朝廷的支持,朱厚照可以采納他的建議,並進一步與他說明未來布局。

宗藩改制也不會有太大的挑戰力量。

實際上在這些所有的事情以上,還有更加宏觀、也更加具有決定性的大事,是朱厚照真正關心的事。

有好幾個。

其中一個就是他要逐步解構傳統儒家文化中對於邊疆、荒蕪區域的某種‘嫌棄’。

與我們現代人想法不同的是,在古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祖宗們的認知是拒絕把新疆納入國土之中,理由也很直接:距離遙遠、土地貧瘠、駐守成本太高。

仔細想來這並不是完全的錯誤,畢竟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和社會發展水平,強行擴張國土,在特別廣大的區域裏維持軍事駐防,一來做不到,二來反而是拖累中央財政的一個舉動。

需知帝國的無序擴張之路也是滅亡之路。

現代中國之所以疆域廣大,其基礎是滿清奠定的。朱厚照得思考,如果沒有滿清,疆域問題該如何解決。

事實上就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大明,連河套平原都長期不在其國土之內,那裏是什麽地方?就是今天的包頭市。這還得了。

如果還不夠直接,那麽可以想象黃河部分區域是國土之外嗎?

而即便是滿清,也是因為準噶爾部落過於強大,威脅到了他,所以康雍乾三代帝王才與之展開了長達百年的戰爭。

恰好乾隆皇帝又是個好大喜功的帝王,不談滿漢民族問題的時候這家夥比皇漢還要皇漢,所以他是力排眾議,頂著朝臣的壓力先收拾北疆,再收拾南疆。

尤其是平定南疆,當時大臣們大多是反對的。

然而即便是他,也受了時代局限,比如說哈薩克汗國提出要過歸順大清,但是被他拒絕。

這當然也有其他因素的考量。

但更重要的,就是世界中央的天朝上國瞧不上中原以外的不毛之地。

這是深入骨髓的價值觀念。

這個價值觀要如何改變?思考並解決這個問題,難道不比抓兩個貪官、辦一樁案子更重要?而且他已經有了一些結論了。

根本上,解決辦法就是‘工業化’三個字。

因為工業化,生產水平才能大幅提高,大量的物資產出,就逼著大明需要快速開拓市場。

那個時候侵略就不叫侵略,而是給落後地區帶去現代文明。

所以大明每辦一個廠,朱厚照都很重視,他也一直在鼓勵天才們能把工業化的面紗早點揭開。

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蒸汽機他是真不會造。

當然,也不是說除了這一點就沒有其他辦法了。

比如說,朱厚照也曾多次在官員群體中強調過,世界已經進入大爭之世,在構建民族概念的基礎上,他又提出本民族要在這大爭之世中為自己的民族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這是大明版的睜眼看世界,需要長期的做,也一直在做。但還不夠,因為缺乏晚清時的那種危急與迫切。

更為現實的辦法是,大明雖然沒有工業化,但有一個商業發展帶來的市場邏輯。

就是海貿的利益驅動,不過這招在海上好使,因為海貿規模很大,陸上貿易規模因為中亞地區的持續戰亂,一直不大。

目前楊一清仍然支持朝廷向外用兵,那是他一向強勢,同時部分新疆利益受到影響。

可那點利益拿到朝堂上來放在整個國家的視角下來看,是拿不出手的。

假若真要再向西打,也不是不可以,但打仗麽,你不能保證自己一直勝利。

對於遙遠的中亞地區,按照現在的官員觀念,一旦戰事受阻,或者僅僅是耗費過大,那問題就來了。

——說到底,他們放棄那裏的底線會非常低。

所以朱厚照才絞盡腦汁,用了一個代理人戰爭的低成本方式。

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兩個完全不同的辦法,這都是有理由的,而且是符合自身需求、說得出邏輯的理由。

利益驅動除了這商業的一面,還有農業的一面。

中亞地區是荒蕪,但若是其他的好地方呢?

大明就真的能一直拒絕嗎?

菲律賓在現代就是水稻種植國家,呂宋島的中央平原對於大明來說總是有些吸引力的。

實際上,朱厚照會一直照著這個路數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