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新篇章

海岸邊,

載垚略顯無聊的坐在一塊石頭上。

海浪一層一層,湧上灘頭又退回大海。

幾艘形狀各異的船只飄在水中,傍晚的夕陽倒映在水裏,仿佛就是舟行太陽之上。

還記得兩年前,他因為好奇而纏著自己的父皇問東問西,其中就說過大明之外的事。

他記得自己問過,為何不將那些地方納入大明的版圖。

皇帝沒有否認,只是說這至少需要三代帝王共同努力。

西北的情況他是知道的,再向西走茫茫的大草原,補給都是困難。

反倒是這海洋之上處處是機會。

所以他來了。

“三殿下!”

身後,有個親兵單膝跪地。

載垚轉身,“有什麽事?”

“回三殿下,石塘港中的百姓聚集起來,慶賀勝利,有幾個百姓代表,他們鬥膽想見一見三殿下。”

這確實很鬥膽。

“怎麽會有人提出這種要求?”載垚一步從高處的石頭上跨下來,身形矯健得很。

這人撓了撓頭說,“應該是有人把三殿下舌戰呂宋王的事請說了出去。三殿下這一勝,往後向北的萬頃良田都歸了咱們,他們這些墾荒人自然個個高興。”

冒險從大陸遷移到這地方生活,

大部分是原本日子就過得清苦的人。

即使來了這裏,最初也沒報多大希望。

沒想到大明在這裏的政策極好,

個人自發墾荒,得到的田呂宋總督府會進行確權,而且前三年免稅。

官府還會主動發放農具、種子、耕牛。

可以說在一定時期內,這片狹小的區域會形成某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又因為呂宋土著勞力便宜,重活累活兒還有人幹,所以這日子怎麽會過得不好?

當然,在這次事件之前,大明的百姓並不敢做得太過分,因為官府並沒有明確給過他們什麽保證。

但現在不一樣。

呂宋王答應了與大明共同‘墾荒’。

而且朝廷通過一次清剿行動,實實在在的告訴這裏的百姓:誰也不能傷害你們的性命!

這樣的消息傳出,石塘港內自然是人人興奮。

總督府說因為有傷員,需要些藥品,附近所有的藥房都來送藥。

這會兒,你哪怕說有人沒有婆娘都會有人主動來做媒。

載垚走在回去的路上時,便能看到沿街的百姓載歌載舞,他對身邊的親兵說:“父皇當年說過一句話,叫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此話不假。海軍學院和陸軍學院也一直強調過,明軍應該重視建軍思想,軍隊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統治,但也是為了保護大明的百姓。軍民互相幫扶,不僅是百姓相信軍隊,而且每個戰士也都會知道自己犧牲的意義,說到底,戰士就是從百姓當中來的。”

“三殿下說的話直白,但有大道理。現在總督府外確實有些青壯想要參軍呢!”

“我只是有所感慨,沒想到還真有。”載垚略微驚奇,接著他拍了拍大腿,“呂宋軍改立些新的規矩了!”

……

……

“三殿下說的新規矩是什麽?”朱鳳放下一封文書,轉頭問道。

“大帥看看外面的百姓就知道了。他們的熱情,他們的心意……這些可都來之不易。可我也知道,軍官在外為百姓稱作‘軍爺’,一般人還是怕他們的。

這樣一來,時日一久,咱們軍隊的形象便又變了回去。百姓也會處處防備我們。這樣豈不是很可惜?

因而我以為幹脆順水推舟將這些規矩定下來,當做軍令一樣。第一,大明在此駐軍,目的是要保護大明的商船以及百姓;

第二,既然是要保護,那便沒有自己欺辱的道理,所以平時不得白吃東西、白住店,只要是買東西,必須付錢!”

朱鳳道:“三殿下這是要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嶽家軍?”

“嶽家軍難道不好?嶽家軍在陸軍和海軍學院都被當做模範,父皇也是很喜歡嶽武穆的。”

“當然不是。這兩點軍紀沒什麽不好,若是三殿下有意,那就由三殿下向當地的百姓宣布。”

本來載垚也是要見幾個代表。

這些人是最初到呂宋來墾荒的大明百姓。

朱鳳已經和他建議了,這些人應該見。

因為載垚是皇子,皇子都接見了,那就充分說明了朝廷對於大明百姓到此墾荒的認可。

借著這樣的機會宣布自然是最為合適的。

為了讓樸實的老百姓更能準確的理解這兩點意思,

載垚讓人寫了個老大的橫幅在他出現在總督府門口的時候給掛上了。

一個橫幅就是皇帝當時的口諭:凡傷我子民者,皆斬!

第二個橫幅由他自己歸納,寫作:軍人出自百姓,凡欺百姓者,皆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