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二章 商機

望著眾人一時錯愕的表情,朱厚照反問了一句,“怎麽,很難嗎?”

顧人儀上前,“陛下,這倒無關難易,只是日本乃不征之國,那等彈丸之地,就算歸入版圖也無益處。”

“怎麽沒有益處,朕今日在此斷言,將來大明朝的威脅更多是來自於海上,你翻開地圖靜心看上三個日夜就會發現,大明的海疆之中從北向南都有一眾島嶼。

朝廷已經定了按照逐占島嶼,跳躍前進的防禦戰略,那麽日本就是大陸東北方向的大門。日本列島在手,就是一道屏障,在敵人手就是一個前進基地。”

“然而日本人口眾多……”

“有辦法。”張璁忽然插話,“大明在與南洋諸國簽署合作條約,一旦條約落地,那麽短時間內將會集中建設一批港口,此外微臣以為還要占領更多適合耕種的土地,墾荒、種糧也需要人力。而且關於如何把這批人運出去,朝廷同樣有辦法。”

可不是麽,大明本身就正在移民。

朱厚照則冒出了另外一個想法,就是……對上了。

從西方發家史來看,大資本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需要依靠掠奪。

西方人通過黑奴貿易,殘酷的壓榨幾代非洲人,通過各種手段壓迫他們成為奴隸,以幾乎零成本的方式使用這些人力,從而獲得超額利潤,狠狠的撈上一筆。

現在的大明情況好一些,因為大明的民間資本本身依靠著大明的貿易順差地位可以累積實力。

但正常做生意,肯定不如掠奪來得快。

這麽想來,大約1500萬左右的日本人完美的鑲嵌到了整個‘掠奪’的環節裏來了。

“皇上……”

“噓。”朱厚照有一刹那的靈感,“別說話。”

是的,別急,別急,往回想一下,

他現在指揮著大明的軍隊打下了呂宋的萬頃良田,如果正常的充實人口,墾荒種地,實際上只是量變,從根本上來說,大明本身耕地眾多,再多一些,也就那樣。

但如果有類似黑奴那樣的勞動力,像西方人驅趕黑奴進入種植園一樣驅趕日本人進入田地裏墾荒……

這個成本就低了。

如果再想辦法構建起原來開中鹽法中的商屯,那麽超額利潤就會驅使商人進行‘日本人貿易’。

不僅如此,日本戰國時代的分裂、相互為敵也為此提供了便利。

非洲的黑奴貿易發起者是西方人,但具體抓人主要並非白人,而主要是黑人敵對部落之間相互抓捕,然後賣給西方人。

雖然事實殘酷,但真相就是這樣。

“地圖拿來。”

朱厚照一招手,尤址立馬叫了兩個小太監,兩人一左一右展開地圖。

他指著說:“你們派人去問一下裕親王,大明與各國的條約要什麽時候簽。記住,朕問的是什麽時候簽,不是簽不簽。簽了以後盡快在這些地方尋找合適的港口進行規劃建設。其實咱們都忘了一件事了,港口、碼頭的投資建設,為什麽一定都要以朝廷官方投資為主?!

除了軍用港口,商用港口全都開放給民間資本,整體委托給他們,讓他們參與選址、參與規劃、參與建成投用的收益分成,至於他們怎麽樣把這些建成,朕不管,朝廷也不要管。哪個商用的港口設施齊全,海上跑船的人自動會去的。”

張璁敏銳的抓住了什麽,皇帝是聽到了他剛剛的話才產生這個想法的。

大興土木是需要人的,有的時候還需要搭上人命,這不眼前的長城就是如此麽?

而人從哪裏來?

不言而喻。

“再有,從今天開始朝廷要開始做一件事。”朱厚照轉過身來,眼神灼灼的看著幾位臣子,“朝廷要在民間培養幾個有官方背景的大商賈,也可以理解為半官半商。由朝廷授權他們,在海外繼續擴充尋找自然環境和地理環境都比較好的土地,

建設港口、種植糧食或經濟作物,適合幹什麽就開懇出來幹什麽,而之所以要半官半商就是朝廷要為其背書,他們代表的是大明的利益,換句話說,他們在那些地方要是被人攻擊,朝廷不能不管不顧。”

顧人儀大驚,“陛下不可!真要如此,那我大明的對外政策豈不是為商人綁架?”

“理論上是這樣。不過做起來卻不是這樣。”

“微臣不解,請陛下明示。”

朱厚照不知道怎麽解釋,這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你如果是出海的商人,在真正做出可能會遭致攻擊的決定時,難道不先和朝廷打好招呼嗎?這樣愣頭青,做什麽生意?所以最終的控制權仍在朝廷手中。就算有一些意外,這個世界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圈地占領運動,朕這麽做,也是適逢其時罷了。”

其實殖民過程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