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官商一體

現任的揚州知府可不是尋常人,他是當朝吏部尚書王瓊的次子王朝需。

在上往下看,這些身份沒什麽光環。

但從下往上看,與蕓蕓眾生相比,王朝需的背景可算是厲害了。

其實這些年來,因為商業的興盛,似揚州、淮安、南京、杭州、寧波等都是一時繁華的大城,在不提升這些知府品秩的情況下,還要達到有效的管理,那麽辦法就是要放這些很有背景的人。

這樣的話,不管當地有怎樣的地頭蛇,碰到這些人也都要給我老實點。

至於王朝需,他除了身份特別以外,還是三司會考出身的官員。

這家夥進士這條路走不通,就通過三司會考‘曲線救國’,後來學了水利,這才撈了個官當一當。

其實這也是他父親的功勞,因為王瓊是治水的專家。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老爹鋪好路的。

王朝需這家夥也繼承了他老爹長袖善舞的特點,只要事情搞得定,手段方面接受程度很高。

眼下,也有一樣大事落在他眼前,

便是錦衣衛忽然在揚州掀起了查處私鑄的大案,

那姓張的豪商與他多多少少還算是有些關系,所以事情一出他立馬像是被紮住屁股一般,匆匆忙忙的就出門前往‘案發現場’。

說起來,韓子仁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自然是知道王朝需的底細的,但皇帝認真與不認真,他還算能分得明白。

當然,場面上要說的話少不了。

所以當王朝需到的時候他算是客氣了一下,拱手叫了一聲,“王二公子。”

不稱職務,而稱家中排行。

王朝需馬上就能領悟其中意思:你這芝麻官我不放在眼裏,我是給你爹的面子。

這家夥算是匆忙趕來,看著張家的宅院外圍一層人,裏面又圍一層人,心中更是略微有些焦急。

甚至一般閑雜人等還進不去,好在是韓子仁礙於他的身份打過招呼。

到裏面之後又看到空地處綁了男女老少幾十口,一個個哭哭啼啼的實在叫人心煩。

“韓指揮使光臨揚州,怎麽也不提前告知一聲,小弟我今天才知道您的行蹤。”王朝需先寒暄了一句。

韓子仁一副生人勿進的模樣,“皇命在身,來不及拜訪,王二公子莫怪。”

“豈敢,豈敢。”王朝需寒暄完之後就指了指外面的一大幫人,“韓指揮使,這是出了什麽事?怎麽忽然就抄起家來了?”

韓子仁故意‘咦’了一聲,“這張氏不規矩,暗地裏私鑄錢幣,挖朝廷的根,王二公子竟然不知?”

王朝需冷汗暗流。

“韓指揮使,這樣的大案……”

韓子仁打斷了他,而且臉色發冷,“王二公子家學淵源,老天官立朝幾十年,耳濡目染之下也定當知曉錦衣衛辦案的規矩。”

他沒有把規矩打開來說。

其實規矩就是你們沒有資格管。

事實也是如此,所以王朝需才覺得錦衣衛插手以後事情很棘手。

對於韓子仁來說,去年那次整頓實際上也是對他的嚴厲警告,如果這次屁股還是不幹凈,那就不是帥位歸屬問題,怕是小命保不保得住都是一個問題。

“小弟不是要插手的意思,只是事發突然,覺得震驚。也沒想到張氏真的參與了錢幣私鑄。”王朝需開始轉眼珠子,嘴巴上嘀咕著,“既然是此事,那確實要大辦……”

韓子仁看他神情有些奇怪,心中也沉了幾分。

皇帝料事在前,心裏應該清楚地方上這些官員和商人不清不楚,所以不僅叫他低調查探,而且還要注意商人與官員之間的關系。

某種程度上,貨幣改革也會受制於此。

“王二公子,還有事麽?”

王朝需有些尷尬,“沒,沒了。”

在他們交談的時候,三五個校尉已經將張家的家主給綁了押過來。

“緹帥,這位就是張倫。”

韓子仁看了看這家夥,又看了看王朝需,發現這家夥臉色也是復雜。

“讓他說話。”

“是。”

破布條一扯開,這張家主一下子就慘叫起來,“大人!大人!小人冤枉啊!”

韓子仁明知故問,“你有什麽冤枉的,你讓人大規模私鑄錢幣,這事兒是人贓俱獲,連你鑄幣的廠子都找到了,還要狡辯?”

“小人是先前不知朝廷有這樣的禁令,若是知曉,絕不敢多鑄一分!”

“不行,這不能算是理由。舊錢換新錢,肯定是一兩換一兩,你與人換錢,難道會接受別人一兩換你十兩?這還需要說麽?”

韓子仁是引導他,看他會不會說出與王朝需有什麽關系。

其實王朝需也是死死盯著他。

這個時候內心折磨的張倫,他很想去看王朝需,但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