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力士”誕生

當大門關閉後,在燈光大亮的廠房中,透過攝像頭,李淳風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這一片機器設備。

頓時興奮地像個孩子一樣,一會看看這台設備,一會看看那台設備。

實際上,隨著那些工程師將一台台設備安裝完並開機調試後,因為同步連上網絡,所以這些設備第一時間就被李淳風控制。

按照李淳風的要求,賣方安裝完後,將幾台自走型機械臂都處於待機狀態。

這就方便李淳風操縱,他很快控制這些自走機械臂,將一台台設備開機。

C區這片核心工廠頓時仿佛活過來一般,在李淳風多線程操縱下,有搬運機器人把指定的原材料運到指定位置。

也有碼垛機器人,把訂購來的半成品零件排放在一些輸送帶上。

當一切準備就緒,李淳風心情激動地,啟動了多道工序的加工進程,只見各個加工中心機器轟鳴,一個個零件快速地被加工出來,隨後被傳送帶輸送到指定位置。

再由碼垛機器人將零件規整地放置妥當。

而一些機械臂機器人,則準確地將一些零件從一處轉移到另一處,再傳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加工中心。

因為李淳風進行了一些加工中心的並聯,使得多道工序同步完工,一些零件能更快更好地加工完畢。

各處加工中心生產零件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碎屑,一旦充滿機箱內部垃圾筒,就會有清潔機器人來收走。

隨著達到要求的零部件不斷完成,李淳風開始將零件輸送到裝配機器人那裏,隨著裝配的完成,一個全新的工業機器人誕生了。

如果有人站在這裏,一眼望去,場面充滿著生機,又井然有序,這種大工業生產場景中卻沒有任何人類存在,這種科幻電影般地畫面對視覺有著極大的沖擊。

此刻,裝配完成的新型機器人仿佛多手怪一般,有著六只靈活異常的機械手。而它的腳也是六足的,高度有1米,背部是個長六米、寬4米、高1.5米的平台箱體,猶如車廂般可以放置材料或成品零件。

當它處於待機時,六個機械手會收攏於箱體內,看起來像個長方體的設備,並不引人注目。

當它行動起來,整個機器人仿佛一只巨大的六足蜘蛛一般,行走異常平穩,行進速度也非常快捷。

李淳風操控這種新型六足機器人快速在倉庫中行走,一番測試之後,發現完全和自己在虛擬現實世界模擬測試的結果一致。

頓時對自己研發生產制造各種物品,更加充滿了信心。

隨後,李淳風在其箱體下方的主控電腦中植入了一個人工智能,由人工智能來操縱這個六足機器人。

頓時六足機器人仿佛失去了剛才那種靈動性,各種動作雖然依然分毫不差,但是總體而言還是有些滯澀的感覺。

顯然這款定制人工智能的計算力不足,和自己直接操控有著一定的差距,不過相比起自己購買來的各種機器人,又要靈活得多了。

李淳風給人工智能下達了指令,這台機器人立即開始對一台加工中心設備進行拆卸。

只見它那纖長的六只機械手臂,仿佛穿花拂柳一般,動作嫻熟而精準,僅僅十分鐘,就把一台五軸五聯動數控中心拆卸開來。

緊接著,它自行走到一處八軸加工中心處取來一些零件,又去一台3D金屬打印機那裏取來一些異形零件。

回到拆開的五軸加工中心處,很快地更換起零件。

就這樣,其他精度更好的設備加工出的零件,被它取來更換進五軸加工中心之中。大約三十分鐘,一台五軸五聯動加工中心重新組裝完畢。

這台新的五軸加工中心,和以前相比,僅僅外觀就有了一些變化,變得有手有腳了。

它有四個機械手,也有四個輪式足,可以整體進行移動,不過速度不快。另外還配有六處錨足,也就是當它移動到位後,六處錨足會落下進行自我固定,以確保加工精度。

如此一來,可以自主移動、自主固定,至於精度,在李淳風更換了內部更精準的零件後,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有了第一台這樣的加工中心後,後續的事情,就是不斷的重復,而且還是多線程地同步進行。

仿佛機器人和設備在進行自我繁殖一般,新的機器人和設備都在不斷增多。

這次采購的原材料中,也有一批高性能的芯片,李淳風給設備和新型機器人都進行了更換。

這樣就可以運行自己全新定制的人工智能,雖然這一型號的人工智能由於芯片、存儲的原因,受到不少限制,智能不高。但依然被李淳風命名為“力士”。

李淳風將自己設計的人工智能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超級人工智能、智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