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天風二號基地

看來,自己需要對量子雷達進行深入研究了,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敵對方使用量子雷達來探測自己。

另一方面自己也可以用量子雷達發現敵對方。

接著,李淳風就有些迷惑了,M軍既然有這種小型的量子探測儀器,為什麽不制造更大型的量子探測雷達?

然後裝備在軍艦或者預警機上,那豈不是又可以全球獨步?令世界其他國家的雷達隱身戰機失去用武之地。

難道那個神秘組織並沒有完全共享技術給M國?

顯然這個組織對量子方面的研究很是深入啊,無論是通訊卡,還是連接互聯網的網絡,到如今這個量子探測儀。

他們都已經遠遠領先這個世界所有國家,偏偏量子網絡的特性,讓自己無法滲透,所以從來沒有得到過這個組織的信息和技術。

既然他們可以研究出來,自己現在又得到了他們的產品,那也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量子技術產品和應用。

這般想過之後,想到虛擬世界的時間差效應,索性意念投入進去,基於剛剛獲得的量子探測儀的技術和知識,自己直接完成一款量子雷達再說。

至於反量子探測技術或者屏蔽技術,可以放到以後再說。

當然進入虛擬世界前,將“狂風”飛碟的生產任務下達給二號,目前需要增強自己的實力,所以,李淳風決定開足馬力生產。

不過經過首飛後,李淳風也做了一些改進,比如讓它可以在水中運行,反引力系統在水中依然可以很好地運作,比當前先進核潛艇的噴水推進系統還要好用。

當然首先進行改裝的就是現成的“狂風一號”。

隨後李淳風的意念進入到虛擬世界之中,由於對量子科學十分了解,在已經解析清楚神秘組織的量子探測儀後。

李淳風果然非常快速地設計出一款,遠遠超過桶狀量子探測儀性能的量子雷達,這是真正可實用的雷達,其探測距離隨著設備功率的大小來決定。

結果經過模擬測試,如果裝備在“狂風”飛碟上,其探測距離竟達到驚人的一億公裏以上,顯然已經可以直接用於太空戰了。

如果再加上量子通信技術,自己基本上已經具備太空中航行、作戰的基本條件,星辰大海對於自己來說不再遙遠了。

量子科學的驚人實效令李淳風下定決心,今後必須持續進行研究。

另外,在自己的內心中,意念的粒子本質,總是讓自己覺得與量子科學有很大的關聯,尤其是這次在太空中,意念竟然被太陽風暴的高能粒子增強了。

這代表著自己除了從虛擬世界收集人們的殘存意識能量外,又多了一個讓意念成長的方式。

隨後李淳風就退出虛擬世界,將量子雷達的生產工藝資料都提交給二號,由它安排盡快生產。

此時外界才過去兩天,因為是冬天,此刻已經夕陽西下,夜幕即將拉開。

“X先生你好!感謝你們對技術問題的答復,你所希望的全面推廣‘華芯’事宜,國家已安排中芯技術、華安電子、三宇光電三家公司進行‘華芯’的生產,預計半個月後就有公司會發布產品。

對於全面使用國產芯片的心情,國家更加急迫,感謝你給予的幫助,讓國家在芯片領域有了質的飛躍。

上次發來的M軍裏根號調動情報,我們已經關注,目前不清楚對方意圖,如有進一步情報,希望可以提供。

為了加深你我雙方的合作基礎,是否可以彼此見面商談進一步的合作事項?梁靖華”

咦,軍方這是想做什麽?竟然不滿足於獲得技術和情報,想要進一步合作,會提什麽要求?

或許是我回答那些技術問題,引起了國家更加的重視?看來軍方還是有能人,用這些技術問題試探出我的技術深度和廣度,只怕他們認為面對了一個科技極為先進的組織吧?

以我目前掌握的實力,似乎也可以初步和他們面對面商談一下,正好也能解決一下風神科技發展問題。

雖然他們沒有大張旗鼓地調查,但是秘密的調查肯定在進行,估計多少也有些猜測,所以索性開誠布公出來也好。

於是,李淳風迅速回信,表示可以在近期和梁見面,請梁來海都,屆時再約好時間地點會談一下。

忙完這事,李淳風將印度洋上開建的基地命名為“天風二號”基地,準備立即開始建設工作。

隨後檢查過“狂風一號”飛碟的準備情況後,當即下令,“狂風一號”趁夜起飛,趕往印度洋。

李淳風再次親自降臨“狂風一號”,操控著它起飛後極速趕往印度洋,二號之前會同四號,查詢到印度洋的一些信息,確定了幾處有不錯資源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