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跨越五年的拯救

這一次沖擊大統一理論,李淳風在現實世界中進行了重生以來最長時間的科學研究。

事實上,為了盡量節省時間,李淳風將大量的推導和計算放在虛擬世界中進行,充分利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15:1的時間差。

只有那些需要現實試驗的部分才放在現實中進行,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兩者時間加起來,用了遠遠超過5年的時間。

果然,從三級文明沖擊四級文明的道路,即使有些契機和運氣,也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創造力以及必不可少的時間。

五年時間,被困飛船中的某些物資已經越來越少了,如今終於可以去解救他們了。

隨著大統一理論的成功突破,對於遲滯虛空的奧秘也就獲得了相當程度的破解,只是對於這片虛空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強大引力源,李淳風依然沒有絲毫頭緒。

不過,這個引力源導致的一些現象,讓李淳風獲得了契機,並成功掌握了大統一理論。

在這片虛空中,由於某種不可知的空間因素,導致產生了某種強大的引力源,凡是進入這片虛空的飛船,都會發生推進力轉化為電磁力和引力的情況,從而失去動力陷在這裏。

如今掌握了大統一理論後,李淳風完全可以制造出一種屏蔽設備,將這種引力源屏蔽掉。

這樣,飛船就可以重新獲得動力,從而順利通過這片區域。

經過五年的發展,如今的風神帝國更加的強大,大量的戰艦充斥在太陽系、南河三星系、比鄰星三合星系,甚至一些遙遠的星系。

其制造能力更是極為驚人,所以,飛船需要的屏蔽設備僅僅一天時間,就完成了10000套。

隨後使用空間躍遷,將設備送到了比鄰星系,此時比鄰星系中的鈦星,已經成為風神帝國最重要的資源星。

可以說五年時間能夠大量打造戰艦,也得益於這裏的鈦鐵礦非常容易開采,這個星球簡直就是一個鈦鐵星球。

如果不是因為它太大的話,李淳風甚至有一種想把它直接打造成為一個太空戰星的欲望。

對於更加巨大的戰艦,李淳風心中依然非常渴望,原來在三級文明階段,戰艦制造技術已經遇到了瓶頸。

如今終於踏入四級文明後,或許隨著新技術的湧現,自己的戰艦制造技術會進一步提升,屆時可以制造更大的戰艦了。

只有巨大的戰艦,才能給李淳風以更多的安全感,現在自己突破了大統一理論後,一些新科技將會層出不窮,等過段時間,再制造一艘更大的旗艦。

由於風神帝國戰艦數量在這五年裏井噴,所以李淳風已經將艦隊分成了20支大艦隊,每支艦隊最少數量在1500艘。

也就是說,經過五年發展,風神艦隊已經擁有多達30000多艘戰艦。

只是這幾年派出的采礦艦隊,除了神目帝國方向,在其他方向上已經周轉了上百個星系,發現煷能源的星系才僅僅三個,儲藏量也遠低於太陽系。

如此一來,煷能源緊張的情況下,很多戰艦已經無法隨意使用空間躍遷裝置。另外,這幾年對神目帝國“電閃”裝置的研究,進展都不大,主要是伽馬射線爆對裝置中的許多電子器件摧毀的很徹底。

如果僅僅仿制的話,那意味著使用之後,戰艦能源耗盡,偏偏這種“電閃”裝置讓戰艦沒有跑出很遠,那戰艦豈不是成了待宰羔羊?

所以,仿制這種裝置就毫無用處了。

至於說天堂組織的星門裝置,目前倒是有了不小的進展,只是還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空間理論,以及空間坐標的設立機制。

李淳風使用冰人的冷核聚變塔給星門打開提供能源,發現比天堂組織的核裂變反應堆開啟的星門更大一些,穿越過去後,距離也能更遠一些。

看來和空間躍遷裝置類似,這種星門同樣有能源供給的功率來決定其穿越距離的。

只是,目前這種星門還有不少的限制,那就是星門開啟的位置,必須在一顆行星附近,顯然它需要借助一部分行星引力。

原本這個限制也不是問題,只是星門每次開啟後,無法再次進行同一個位置的定位,也就是說再次打開同一套星門裝置,打開的星門,通向的另一面空間,並不是同一處。

這個限制可就太大了,這意味著星門只能是一次性使用,再次使用就又是一片新的未知空域了。

沒有辦法,目前李淳風進行定點空間躍遷,就還是只能采用煷能源支持的空間躍遷裝置。

正是以上這些因素,導致李淳風只能等待天然蟲洞恢復平靜後,才能前往神目帝國了。否則的話,李淳風只怕早已安排艦隊大舉進攻神目帝國了。

不過,在天鵝座方向和天鷹座方向的兩處蟲洞口,李淳風已經完成了太空堡壘的建設,並配備了強大的駐防艦隊,如果蟲洞口恢復正常,神目帝國先進攻過來的話,迎接他們的也將是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