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打的,就是水軍都督

此時的網絡小說,有兩種賺錢途徑。

一類,就是某點那些網站收費拿稿費,名氣大了也能出版,但實體書的銷量一般;一類,就是在論壇上免費連載,寫出名氣,吸引出版社簽約,直接走實體銷售。

當然,還有不入流的一類就是在各類雜志投稿,拿一些固定的稿費,收入與雜志銷售量毫無關系,賺錢的永遠是資本家。

今年的天涯社區裏,最為成功的當屬這位‘那一年明月’,《明朝一些事》在網上連載幾個月,獲得千萬點擊量和百萬粉絲,實體書銷售直接獲得年度歷史暢銷書榜首。

如今的點擊量還是沒那麽虛假,真有上百萬的網友看過這部別出心裁的歷史小說。

只不過,前人的成功路很難復制,王永仁要走這條路,得另辟蹊徑。

第一步,自然是要有流量。

論壇上的小說千千萬,流量才是那些出版社編輯入眼的第一標準。

而吸引流量,沒有比現在《明朝一些事》連載章節裏的罵戰更吸引人了。

‘才幾個小時,就幾萬的點擊量,用點擊軟件了吧。’

‘剛連載不到十個小時,點擊量破十萬,刷流量也靠譜一點吧。’

‘根本就看不進去,啥玩意兒。’

‘就是,寫不出來就別寫。’

‘這種故事,小學生都看不進去吧。’

‘我大學生,我看得很歡樂,怎麽了???’

‘一看就是刷的點擊量,走了走了。’

‘這麽多好評,是不是作者請的小號。’

……

無論是不是那位明月惹到了什麽大神斑竹,王永仁為了賺取第一桶金,都願意試一試水的深淺。

快速注冊一個賬號,名字取個叼炸天的‘世間無我這般人’,沒有發表什麽帖子,王永仁在桌面上建立個word文档,開始碼字。

‘滴,趙政加入企鵝群。’

‘滴,楊阿摩加入企鵝群。’

‘滴,朱重八加入企鵝群。’

‘滴,殷子受加入企鵝群。’

‘滴,李二郎加入企鵝群。’

‘滴,朱三郎加入企鵝群。’

‘滴,朱煤山加入企鵝群。’

……

不錯,王永仁準備發表的也是歷史小說,不過是以聊天群的對話形式來表達,從某位現代群主的角度,將上下五千年的著名帝王囊括進去。

當年在某點網站上,那部小說也曾紅極一時,卻因為爭議太大,時常被一些‘好心網友’舉報,最終草草收場。

之後,其余網站的作者從中演化出了不少諸天流、系統流小說。

現在這個時間點,準備走出版書路線的王永仁自然不會添加什麽諸天流、系統流,單純是評論那些帝王的功過。

至於後續會不會有人罵,有人罵才有人氣,有人氣才能變現,他還巴不得呢。

大半個小時之後,王永仁揉了揉手,看了下文档的數字,發現已經有2500多個。

這手速,上輩子的撲街,根本望塵莫及啊。

不過,這也是因為他腦海裏有成型的書做參考,思路順暢。

先把稿子存好,順便上傳到自己的163郵箱裏,王永仁才開始下一步動作。

貿貿然發到論壇上,大概率如水花一般,根本不起眼,他需要先進行引流。

引流的手段嘛,在明月新發的連載帖子下面幫他對罵幾句,豈不簡單。

古往今來,罵戰永遠是最高效的引流手段。

古代有清流禦史罵內閣、罵皇帝,今有娛樂大V,嗯,現在微博還沒有,幾年後有娛樂大V罵明星,都是為了吸引流量、博出位。

但是,從內心出發,王永仁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故意引起罵戰的,單純是看不慣那些罵人的酸子,只想給偶像出口氣。

翻看了一下今日傍晚明月新的一章連載帖,王永仁找到了一個最為活躍的‘噴子’,名字叫什麽‘春秋皆是過客’。

名字起得很文雅,但是罵那一年明月罵得最為頻繁。

最主要的是,春秋皆是過客的罵帖下面還有一堆小弟搖旗呐喊,應聲附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早期的水軍頭子。

打的,就是水軍都督。

“不好意思,就是你了。”

瞄準了目標,王永仁直接在對方罵的那個評論下方回復:“寫不出來在心裏羨慕就好,喊出來汙染環境,就是你的不對了。”

‘你罵誰呢,你算哪根蔥,是不是那一年明月的小號?大家快來看,這裏有明月小號。’

見到有人反駁,‘春秋過客’立馬精神起來,開始回噴對方。

沒想到對方回復得如此之快,早有準備的王永仁立馬來勁了:“這是誰家的狗沒拴好,出來亂咬人。”

拿人祭旗,就要快準狠。

罵得狠了,對方才會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