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陳阿嬌

阿嬌在宣室殿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請願後,讓她徹底從幕後走幕前。

之前人們不是沒有聽過,說什麽兩次對匈奴用兵,若沒有阿嬌,漢軍根本不會大勝。

這樣的說辭,畢竟只是旁人言及,自己沒有親眼見到,自然不會相信,故而聽聽也就罷了,做不了真。

但這次的請願不同,阿嬌的言辭徹底打破了世人眼中她身為天之驕女驕縱任性無頭腦的古板印象。

她一針見血的話讓人再不敢輕視她,她散盡家財支持漢軍的行為更是讓朝臣們默許了她出現在宣室殿,插手朝政的事情。

朝臣權貴們紛紛跟隨阿嬌資助漢軍,出兵匈奴的錢糧很快便募集夠了。

這種情況讓劉徹在高興之余,又隱隱有些擔心——漢朝自高祖時期起,便是陰盛陽衰,往遠了說有呂後專政,往近了說,太皇太後竇漪房不過才去世幾年,那些被太皇太後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他都還記得。

劉徹眼睛輕眯,讓人叫來了韓嫣。

“你找幾個機靈的人,跟著阿嬌。”

韓嫣擡眉,眸光明明暗暗,隨後一聲輕笑,道:“陛下若是信她不過,又何必事事都拜托於她?”

韓嫣說話一貫如此,夾槍帶棒,劉徹沒有多想,拍了拍他的肩,道:“身為天子,總要想別人不能想。”

“去罷。”

韓嫣出了未央宮,擡頭看著雲層中的太陽。

他突然想起阿嬌對他說過的話。

那日涼風習習,月色皎皎,阿嬌眉梢微挑,聲音有著幾分揶揄:“世間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一種是陽光,一種是人心。”

刺目的陽光落在他眼底,照得他眼眶發酸。

韓嫣閉眼,嘲諷一笑。

皇城的另一端,還要一人與韓嫣的心境頗為相似。

那人叫衛子夫。

十月懷胎,即將臨盆。

作為一個宮妃,她顯然沒有即將誕下皇子或者公主的欣喜,秀美的臉上滿滿是對未來的擔憂。

被她派去監視陳阿嬌的侍女的聲音還在她耳畔回蕩,一遍又一遍:“朕的皇後,有才者居之。”

她一點也不意外劉徹能說出這樣的話。

入宮數年,她太了解劉徹是個什麽樣的人了。

外人看來,劉徹非常寵她,她不過一介歌女,劉徹卻把她捧做了夫人,離皇後之位僅剩一步之遙。

只待她生下皇子,便能問鼎後位。

可現實呢?

現實是,她之所以受寵,是因為她生下了劉徹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孩子,打破了劉徹身為皇帝卻無傳宗接代能力的流言,從某一方面穩固了劉徹的皇位。

所以劉徹寵她。

劉徹因為她的關系看重衛青,提拔衛青為將?

她的存在,不過是給衛青提供了一個面見劉徹的機會,劉徹真正看重的,是衛青的能力,而不是衛青是她的弟弟。

假以時日,她甚至要仰仗衛青。

劉徹會等她生下皇子後立她為後?

更不會。

劉徹早已有了人選,她不過是一個生育孩子的工具。

等皇子呱呱落地,她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她的孩子會叫別的女人為母親,她的存在不過是史書的寥寥幾筆,若劉徹的心再狠些,連她的存在都會一同抹去。

左右她不過一個歌女,身後無任何有力的靠山,她唯一能夠依靠的衛青,此時尚未站穩跟腳,將軍們都以他是裙帶關系上位而排擠他,他自顧尚且不暇,哪裏有多余的精力去關注其他的事情?

衛子夫撫摸著小腹,淚水慢慢滑落。

李夜來剛從她的宮殿離開,嫵媚又風情的眼底滿滿是對她的艷羨。

羨慕她有在前線立功的兄弟,又會不日誕下皇子,她強顏歡笑送走李夜來,胸口像是泡了黃連一般。

有苦說不出。

衛子夫用帕子慢慢拭去眼淚,讓人去請衛青。

衛青因上次出征匈奴大勝,很得劉徹的歡心,近日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皇城,不一會兒,侍女便領著他過來了。

衛子夫扶著小腹坐在衛青對面,在衛青的注視下,接過侍女手中的茶壺,倒了兩杯茶,端給衛青,道:“青兒。”

衛青接過茶後並未喝,只是放在一旁,眉頭微動,看著衛子夫。

衛子夫只得作罷。

她這個弟弟,一向都是極有主意的。

雖然和她相依為命,但她從來影響不了他的決定。

衛子夫輕蹙眉間,聲音微顫:“青兒,此次對匈奴用兵,你只許勝,不許敗,知道嗎?”

衛青眉頭微動,道:“青領兵,自然沒有求敗的道理。”

“只是姐姐,”

衛青聲音微頓,道:“可是遇到了什麽難事?青不才,願為姐姐分憂。”

衛子夫輕輕搖頭:“我沒甚麽煩心事,只是憂心你迎戰匈奴的事情。”

衛青斟酌片刻,道:“匈奴雖悍勇,但並非不可戰勝,戰術制定得當,大勝匈奴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