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潘金蓮

潘金蓮斬釘截鐵要去劫法場,救宋江,一旁的武松攔都攔不住。

武大郎素來是個膽小怕事的,聽此嚇得不輕,武松再三解釋安慰後,他才不再哆嗦,堪堪能握住水杯了。

來請武松的人是花榮,花榮瞧了一眼武松後,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對於吳用非要拉武松入夥的事情,花榮心裏是沒有底的。武松與其他被逼上梁山的人不同,武松打死景陽岡的大蟲後,名聲大噪,被陽谷縣知縣請來做都頭,都頭的官職雖不高,可頗得知縣重用,聽人講,知縣上次往東京送銀錢打點,也是讓武松去做的。

武心性格爽朗,卻也粗中有細,行事頗為穩妥謹慎,上次去東京,想來也會為自己打點一番,眼下金人虎視眈眈,各地又有起義之軍,正是得用武將之時,武松是有真本事在身的人,再將東京的關系打點好,仕途必會平步青雲。

官路暢通,身邊又有紅粉佳人相伴,且正值議親之際,不日便要完婚,成家立業雙豐收的情況下,豈會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打破自己原有的暢意生活?

劫法場,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

兄長,仕途,嬌妻,他全部要了?

花榮很是懷疑吳用的計謀,吳用當時只是笑笑,道:“你且去請他,若他不來,我自有其他法子叫他來。”

想起平日裏吳用使用的計謀,花榮打了個冷戰——哪怕他與吳用是同一陣營的人,也覺得吳用的計謀委實毒辣了些,為了讓人上梁山,無所不用其極。

武松殺了害人的大蟲,又將知縣贈與他的銀兩盡數分給飽受大蟲之苦的獵戶們,此等行徑,委實叫人敬佩,花榮實在不想看到武松因為吳用的計謀家破人亡。

可不拉武松上山吧,以武松之武功心思,日後必會成為梁山的心腹大患,武松只能上梁山,不能為旁人所用。

在來的路上,花榮想了無數個勸說武松的法子,可到了武松的院子後,一個法子都沒用,潘金蓮的幹脆利落超乎了他的想象,而武松對潘金蓮的態度,更是讓他大跌眼鏡。

這個世道上,講的是兄弟如手足,女人時衣服,一件衣服而已,不能穿了再換,哪個英雄好漢會因為女人而影響自己的決定?

武松會。

花榮能夠感覺得出來,武松是對於劫法場救宋江的事情並沒有潘金蓮熱衷,之所以同意完全是因為潘金蓮,至於一旁被嚇破了膽子的兄長武大郎,對他的影響可以說是完全沒有。

這種事情很奇怪,花榮又瞧了一眼潘金蓮。

不得不承認,潘金蓮的確是一個極美的女子,她有一雙勾人的眼睛,什麽也不說,單只是瞧著你,便叫人心裏癢癢的,像是有一只勾子在撓著自己的心一般。

瞧了幾眼後,花榮認真地覺得,武松過不了美人關,是真的情有可原。

武大郎怕的要死,花榮想了想,讓一同來的人先把武大郎送到梁山,一來官府追究起來不會傷及武大郎,二來麽,武松只有這一個親人,武大郎在梁山,武松心裏有掛念,也不會繼續跟著知縣了。

對於這樣的安排,武大郎連連說好,武松眉頭微動,看著潘金蓮道:“你意下如何?”

潘金蓮挑挑眉,道:“我覺得很好,免去了你的後顧之憂。”

武松不置可否。

花榮笑道:“待二郎救了哥哥,一同上了梁山,到時再給二郎補一個轟轟烈烈的婚禮。”

武松頷首。

他上次去東京給知縣辦事,接觸了不少朝堂官員,幾日下來,徹底對大宋王朝絕望,天子昏庸,佞臣當道,百姓們掙紮在生與死的邊緣,習武救不了世人,只有打破這個規則,才能還天下一個太平,還老百姓一個安穩日子。

從東京回來後,他與潘金蓮說起此事,潘金蓮那時候還在氣頭上,沒有與他多說話,只是道:“不想與官員們打交道,便去梁山伯做賊寇的頭頭,振臂一呼,推翻大宋,再建江山。”

潘金蓮說話的態度雖然冷冰冰的,但他並不覺得潘金蓮說的是氣話,甚至還覺得此法可行,暗地裏留意梁山的事情。

武松本意大婚之後便辭了都頭,帶著潘金蓮與兄長一同上梁山,哪曾想,他尚未來得及大婚,便有人找上門來,他正在猶豫間,潘金蓮便已經答應了。

他心裏明白,潘金蓮是在跟他慪氣。

潘金蓮是個頂驕傲的人,那種場合他停了下來,她不生氣是假的。

武松揉了揉眉心,余光去看潘金蓮,潘金蓮正與花榮說著話,花榮言談風趣,引得潘金蓮連連嬌笑,一掃近日的陰郁氣質。

花榮少年俊美,潘金蓮面若桃花,兩人都是頂好的相貌,湊在一起自然也是賞心悅目的。

可武松卻只覺得那畫面別扭得很。

武松打斷二人談話,不動聲色立在二人中間,將潘金蓮擋在後面,道:“先送兄長去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