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弑君者對弑君者

號角把低沉哀傷的調子吹遍王都菲爾梅耶的大街小巷,光耀大聖堂和王都各處高塔的鐘聲隨後加入,更將這曲哀歌回蕩至充滿冰冷虛無感覺的天穹之下。佛蘭達拉的金色面容仿佛也因此暗淡下來,蒼白的陽光灑落在灰燼堡壘坍塌的廢墟之上,清晰的描繪出在斷壁殘垣之間翻滾不休的灰塵。

這一幕無疑比幾天月前龍王亞瑟十二世駕崩的場面更為淒涼,然而卻沒有多少王都居民有時間為年輕的國王去世而感到悲傷。在兩名大魔導師猛烈交鋒的余波即將把他們的家園化為灰燼的時候,哪怕是再死一個國王,也不會在他們的心中占據什麽位置了。

大多數王都居民都在忙於從燃燒的房屋裏面搶救為數不多的財產,同時朝著他們能夠想到的一切名字發出咒罵,從諸神、王國重臣直到北境的獅鷲領主,無一幸免,都成了王都居民發泄恐懼和憤怒情緒的對象。

實際上,國王亞瑟十三世的不幸駕崩對於王都居民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在號角和鐘聲匯聚而成的哀歌響起不久,北門附近的王都守衛軍、北境聯軍和死神騎士團三方就停止了相互之間的激烈交戰。

繼續戰鬥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了。

龍王亞瑟十二世驍勇善戰,稱得上是一位優秀的統帥,但是卻算不上一位英明的國王,他熱愛醇酒美人、比武競技和行俠仗義,性好漁色的風流名聲在整個王國之中盡人皆知,恐怕只比他的弟弟強種大公稍微遜色一籌,據說凡是有酒館所在之處,就會留下龍王的足跡。然而龍王的子嗣卻沒有因此增加,反而是出奇稀少,除了兩個早早夭折的私生子外,就只有王後莉拉雅為他生下的王太子肯?亞當斯了。

宣告新王駕崩的哀歌同時也宣告了亞瑟王室一條血脈的斷絕,由於龍王菲德爾?亞當斯沒有留下其他子嗣,而新王肯?亞當斯同樣如此,所以國王寶冠的法定繼承權已經穩穩的落到了攝政王勞爾·亞當斯的手中。無論他之前究竟在龍王之死中扮演了什麽角色,由於亞瑟王室並無其他血脈流傳下來,現在勞爾·亞當斯都已經成為繼承王位的不二人選。

攝政王勞爾·亞當斯大公閣下本人當然更加清楚這一點,他在他的兩個兒子、護衛首領殘劍爵士阿爾·阿迪爾和十幾名騎士的簇擁下,站在王宮坍塌的廢墟前面,肩頭披著奢華而沉重的金絲披風。剛才的爭鬥讓勞爾大公的臉上和身上還帶著灰塵和汗水的痕跡,看上去簡直有些狼狽,但是勞爾大公的表情卻顯得神采飛揚,難以遏制的笑意甚至從刻意下垂的嘴角和眉梢之間流露出來。

曾經如巨人護衛一般屹立在王都菲爾梅耶中央的灰燼堡壘,最後卻成為王宮被毀的罪魁禍首之一。這座雖然古老但卻無比堅固的堡壘曾經經歷過重重磨難,即使是在建國初期號稱“天傾之夜”的那場災難之中,灰燼堡壘雖然內部發生了大爆炸,代表十二圓桌騎士的高塔只有七座殘留下來,但是主體結構卻沒有受到多大損傷。

這座堡壘本來就被當做亞瑟王國王權屹立不搖的象征,每一塊磚瓦上都鐫刻著來自諸神尚在世間行走的那個年代的神秘符文,可以說除了傳奇魔法之外,不會有任何力量能夠對其造成損傷,更不要說讓它轟然崩塌了。

然而這一幕卻實實在在的出現在眾人面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王都的豪門貴族從四面八方向著王宮所在地匯集而來,星辰導師薩次恩·赫爾和宮廷總管巴米利楊這兩位王國重臣到的最早,幾乎只比勞爾大公慢了一步,稍後頭戴三重水晶冠冕的樞機主教伊諾克·塞巴斯塔也從光耀大聖堂匆匆趕來,身後還跟著幾名光耀神殿的中高階神職者。

巴米利楊雙手揣在絲綢長袍中迎了上去,向著樞機主教深深鞠躬致意,“樞機主教閣下,”

他憂郁的嘆息著說,“國王陛下恐怕已經駕崩了,願天上的諸神讓他安息。”

“吾主佛蘭達拉的金色光芒照徹一切邪惡,沒有人能夠逃脫金色太陽的眼睛。”

樞機主教伊諾克·塞巴斯塔面無表情的說了一句光耀教典裏的句子作為回答,然後口氣嚴厲的質問宮廷總管說,“今天當值的鐵衛騎士是誰,守護王宮的灰燼騎士都到哪裏去了?還有你,巴米利楊總管大人,灰燼堡壘倒塌的時候,你究竟在什麽地方?”

伊諾克·塞巴斯塔樞機主教的目光猶如刀鋒一般銳利,然而在巴米利楊那張始終微笑的面孔上卻連一絲波瀾都劃不出來。宮廷總管用手指揩了揩眼角,新撲過粉的臉上露出受傷的表情來。

“哎呀,樞機主教閣下,誰又能想到有會發生這種不幸的悲劇呢?我所希望的可是大家都走得遠遠的才好,不要讓國王陛下受到混戰的牽連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