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震撼諸國的聲音

對於許多研究亞瑟王國復興史的學者大師來說,通常都以發生在黎明歷592年夏季的“新教宣言”事件作為一個重大轉折點,正是這個宣言,讓內部被黑暗力量侵蝕而腐朽不堪的龐然大物——光耀神殿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分裂,並且在隨後的幾年之中,逐漸演變成為新舊二教對峙的局面。

通過神力傳輸網絡發布宣言、並且在這之後擔負起新教領軍人物重任的聖涅默克樞機主教也因此在新教的宗教典籍之中被稱呼為聖賢使徒,並且在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在宣言發布的那個時候,這位未來的聖賢心中卻充滿了復雜難言的感覺,惶恐、迷茫、畏懼和野心在他的胸膛之中燒成一片灼熱的火炭,簡直讓他有些坐立不安。連手中那卷寫滿了字的羊皮紙也被汗水浸透,軟噠噠的貼在桌面上。

遍及北境郡的一百二十處風暴祭壇加入神力傳輸網絡之後,填補了原本存在的部分空白,同時也有效的加大了信仰收集的效率。兩大神殿相加之後,幾乎已經達到了北境郡人口總數五分之三的信仰普及率,即使是在這其中有著許多淺信者存在,加起來也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字。

由於城堡之心提供了大量能夠施展神術的合格神職者,包括實力相當於正職牧師的隱修者和相當於地區主教的主祭,加上不眠之眼情報組織提供的幫助,到黎明歷592年夏季的時候,兩大神殿的信徒早就已經不僅僅限於北境郡之內。

身穿巡遊牧師長袍的隱修者手持木杖,懷揣醫療藥劑,讓信仰伴隨著他們的善行和足跡傳播到四面八方,其中包括惡魔勢力業已衰微的西風郡,死神騎士團占據的東方二郡,甚至連南方四郡和更遠的沙漠國度亞伯拉罕也不例外。到處都出現了秘密建立起來的信徒聚集地,甚至有些規模較大的聚集地還擁有較為簡陋的大地祭壇和風暴祭壇,並且和當地的領主或者騎士關系密切,或者至少是建立了某種程度上的默契。

無論是大地祭壇還是風暴祭壇,實際上都是出自城堡之心魔法塔的煉金物品,雖然由於距離過遠,信仰也較為分散,這些祭壇沒法形成足以傳送物品和人員的穩定坐標,但只是傳輸一段聲音的話卻沒有任何問題。在北境郡之外的信徒們經常不定期的舉行秘密集會,聆聽從祭壇上發出的神諭之聲。

從早春直至盛夏,風暴和大地兩大神殿發展信徒的方式都采用了秘密發展的方式,有些地方——比如惡魔占據的西風郡和南方四郡,這些信仰更加傾向於半公開的集會;但是在東方二郡和沙漠國度亞伯拉罕,就傾向於更加隱秘的地下組織。大地君主的信徒大多都是莊戶人家,他們在田園農舍交頭接耳;風暴君主的信徒則多屬於貧苦的行腳商和吟遊詩人,一條條情報和流言隨著道路傳向四面八方。

不過在盛夏將盡,秋風偶起的這一天,各地的祭壇同時傳出了一模一樣的神諭,除了專屬於不眠之眼的暗線密探,所有巡遊牧師、半公開集會和秘密組織都要活躍起來,組織信徒、淺信徒和有信仰傾向者聆聽祭壇發布的重要宣言,有條件的地方甚至可以采用完全公開的形式,舉行大規模的集會,力爭讓這次宣言影響力達到最大。

所以可想而知,光耀新教建立宣言的聽眾並不僅限於北境郡的三十萬民眾,其他地方也至少有十幾萬人聚集在上百個祭壇周圍。這些人並不都是兩位神祗的信徒,而是消息傳出之後前來看熱鬧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抱著半信半疑的念頭,想要一睹神跡降臨和等著看騙子笑話的人數差不多各占一半。

佛蘭達拉的金色面容已經上升到旗杆以上的高度了,晨曦驅散了拂曉十分籠罩在東方天空的陰霾,大約再過一個小時,綠堡的廣場上就會響起一曲帶有宗教慶典風格的交響樂,預示著光耀新教在今天正式建立,向著業已腐朽的舊教揮動肅清的利劍。

數十名手持號角、串鈴、風琴和v字雙管笛等樂器的神職者站在綠堡主樓大門兩側,他們之中部分來自日芒號的船員,部分來自信仰光耀之主的王國貴族。在披上代表著神職者的金色半披風和白色長袍之前,聖涅默克樞機主教已經親手為他們進行了洗禮,並且以新教最高宗教領袖之名,承認他們受到光耀之主的庇護,並且擁有以佛蘭達拉之名行使權能的權力。

讓聖涅默克樞機主教感到安慰的是,洗禮的最後一步也順利完成,那些剛剛披上金色半披風的神職者紛紛轉過身來,高舉雙手,然後展現出一束宛如晨曦的璀璨光芒。這是施展第一環神術——佛蘭達拉呼光術所造成的效果,同時也證明了光耀之主已經接納了這些虔誠的信徒,認定他們為自己的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