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含金量最高的連續三雙

下半場比賽開始後,這場比賽的看點就不是誰輸誰贏了。

第三節剛開始的階段,勇士曾打出過一波8比0的小高潮,仿佛比賽真要重出懸念。

但經過一次暫停的調整後,灰熊很快就重新穩固住了防守,沒有再讓勇士有效地縮小分差。

坑挖得太大,時間越少越不好填。

若是勇士無法在第四節之前將分差縮小到20分以下,就真的很難翻盤了。

不過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勇士很難達成目標。

因此,輸贏早已經不是這場比賽的看點。這場比賽的看點,完全聚焦在了林克一個人身上。

“如果局勢不發生改變的話,林克幾乎是不可能打第四節的。因此,留給林克打平記錄的時間只剩下幾分鐘了。連續七場比賽三雙,NBA歷史上只有三個人做到過。而林克,很有可能是21世紀以來,聯盟第一個達成這個記錄的球員!”

胡比·布朗翻了翻數據,自從喬丹之後,這項記錄還從未有人能接近。

“三雙狂魔”基德?全能前鋒詹姆斯?即使是他們也不行!連續7場三雙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這不是因為基德和詹姆斯不夠強,而是因為想要達成連續7場甚至是張伯倫的連續9場三雙,需要很多特殊的背景加成。

張伯倫和“大O”之所以能連續拿到三雙,是因為他們身處一個數據大爆炸的年代。

那個年代的NBA沒人認真防守,所有比賽都像是雜亂的全明星賽。球員們的數據水分之大,擠出來可以填滿一個遊泳池。

那個時代沒有進攻幹擾球,聯盟缺少有運動能力的大個子,球員們的訓練情況糟糕。

甚至可能出現前一夜大家還在啤酒派對,以至於第二天的比賽壓根沒人回防的情況。

如果你有幸看到那個年代的比賽錄像,你會發現在那些球星面前,其他人簡直宛如初中生一般羸弱。

因此,那個幾乎沒有防守和大多數球員都在混日子的年代,出現過很多匪夷所思的數據。

比如說,張伯倫的場均50分。

沃爾特·貝拉米的場均32+19。

比爾·拉塞爾的場均23.6個籃板。

以及,奧斯卡·羅伯特森的場均三雙。

而張伯倫和奧斯卡·羅伯特森的連續三雙記錄,也正是誕生於那個年代。

在那個沒有三分線的年代,NBA每場比賽的場均得分就已經能達到118.8分。作為對比,07-08賽季的NBA每場比賽的場均得分不過99.9分。

之後,隨著防守質量的上升和聯盟職業性的提高,這種誇張的上古數據就幾乎沒有再出現過。

直到那個被稱為“神”的家夥出現。

邁克爾·喬丹也許是NBA歷史上第一個毫無水分,單靠恐怖實力拿到連續7場三雙數據的球員。

1988-89賽季,媒體和輿論都說喬丹打球很獨,不肯分享球權,視其他隊友為浮塵,不利於球隊的長遠發展。

而且當時喬丹是後起之秀,人們更推崇“魔術師”這種全能高大控衛,更推崇三雙模式。

又恰巧當時公牛主力控衛薩姆·帕特森受傷,於是,喬丹主動請願出任控衛,希望狠狠抽那些媒體的臉。

喬丹確實是個狠人,一怒之下就用7場連續三雙,11場比賽10場三雙的表現回贈了抨擊他的媒體,造就了這麽一段傳奇。

但當時年輕喬丹的連續三雙,多少有些“刷”的意思。

喬丹的助攻,大多是“強行助攻”,對球隊的組織其實起不到太大作用。

喬丹充當控衛其間,公牛先是5勝6負,此後更是遭遇了一波五連敗,戰績十分糟糕,從此喬丹才放棄了大包大攬的雙能衛刷三雙模式。

所以,喬丹的連續三雙雖然是實力的證明,沒啥水分。但對比賽勝利的貢獻,卻並沒有那麽大。

而林克,和他前面的那三個人都不同。

首先,林克過去連續6場拿到三雙數據的比賽,灰熊都贏了。

其次,林克的三雙大多都不是“刷”出來的。他的組織是真的幫助到了球隊,他籃板多是因為蘭多夫這個籃板大戶缺失。

並且這其中,還有好幾場比賽,林克都沒有在垃圾時間出場刷數據。

因此,如果林克真的做到連續7場比賽轟下三雙,那他連續7場三雙的含金量,實際上將比羅伯特森和喬丹都更高!

連續刷三雙不難,但如果在不刻意刷數據還能保證球隊贏球的情況下連續拿三雙,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了。

這也是為什麽詹姆斯、基德等人也做不到的原因。

全孟菲斯球迷都等待著那一刻到來,林克現在只差2個籃板和1次助攻就能拿到三雙數據。

但距離第三節比賽結束,也沒有多少時間了。

西部第一的勇士已經徹底淪為了背景板,現在全世界籃球迷在關注就只有林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