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甄九爺和采訪

媒體找消息的渠道很多,想要了解一名足球運動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看在冊職業球員的注冊資料,但他們這麽做的時候,就驚訝的發現足協沒有甄少龍的資料!

沒有?

怎麽可能!

足協沒有甄少龍的資料,也就說明甄少龍沒有在足協注冊過,以此可以推論出,他沒有在國內踢過職業聯賽,也沒踢過青年的業余聯賽,也不可能是各俱樂部梯隊球員。

但至少也上過大型的體校,或者專業的足球學校吧?

媒體從這方面入手,繼續查找起資料,甄少龍倒是找到一個,可年齡已經二十三歲,沒有從事足球相關工作,而是去轉修大學學業,和德乙踢球的十八歲球員,完全對不上號。

“鑫浪的報道不會真是編的吧?”都有人產生了這種疑問。

趙學玲就是其中之一。

趙學玲就職於鄭陽電視台,她的工作區域在鄭陽市範圍內,只負責鄭陽的體育相關采訪,但國內有火爆的體育新聞,也會跟風去查找資料,做一些簡單的報道。

鑫浪體育網站的專題采訪報道,立刻讓甄少龍成為了火熱的話題,有很多人都希望知道更多的東西,先一步做報道就很有必要了。

趙學玲找了好久的資料,通過各種渠道詢問,都沒有挖掘到零星消息。

“真不是編的?”

趙學玲打電話問了個鑫浪工作的同學,得到的回復是,“專題采訪是派駐德國記者發回來的,鑫浪派駐慕尼黑的一名攝像師,確定消息是真實的。”

消息是真實的,就肯定存在甄少龍。

趙學玲找了半天資料,也沒有任何收獲,她不甘心的幹脆用最土的辦法:網上搜索。

“甄少龍,足球。”

甄少龍的專題采訪被鑫浪報道出來,也被其他媒體爭相轉發報道,還有巨大數量的網友在各種不同的網站轉載,搜索‘甄少龍’、‘足球’兩個關鍵字,絕對是找資料最差的方式。

趙學玲翻了一頁又一頁,一直翻了上百頁都還是最新的新聞,就在有些無力的要放棄時,她看到了一篇不一樣的東西。

那是一篇日記式的短文章,來自一個叫‘甄九爺’的網友。

日記的名字叫《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的內容可以簡單歸納為:我有個兒子叫甄少龍,活波可愛、聰明伶俐,還繼承了我的優秀智商,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好,但可惜他喜歡足球。

趙學玲眼前一亮,搜索‘甄九爺’的網名,竟然找到了‘百科’——

甄克賢,畢業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前鄭陽大學德語教師,兼職作家。

筆名:甄九爺。

代表作《我在柏林的那些年》,內容講述的是,生活在柏林的甄九爺,糾纏在一群女人中間,過程不得不屏蔽的故事。

最後標注:《我在柏林的那些年》越線嚴重,甄克賢被判入獄三個月,也因此丟掉了鄭陽大學的教育工作。

趙學玲看到最後一句,快速切換網頁繼續搜索,關鍵字則變成了‘我在柏林的那些年’。

……

甄少龍可不知道,便宜老爸的小黃文,正在被一名女性記者深度欣賞。

或許他也不在乎。

近兩天時間,他每天都空出一小時,來進行瑜伽,也就是身體柔韌性方面的訓練,晚上有空的時候,也會到健身房讓蕾娜指導一下。

蕾娜剛開始是覺得,甄少龍打著不可描述的目的,連續去了兩天後,她發現甄少龍確實認真在練,對他的印象都上調了一些,但不知道為什麽,心裏還產生了一絲莫名的失落。

練習瑜伽,幫助還是有的。

短短兩天的鍛煉,想讓靈敏指數有提升,肯定是不可能的,但甄少龍發現晚上做瑜伽運動,比到器材上鍛煉有幫助,因為身體感受好一些,第二天起來會更有精神。

“看來瑜伽的訓練,還是要在晚上。”甄少龍把瑜伽的時間定下了。

早上甄少龍去訓練場。

訓練基地正門前,多了幾個記者身影,遠遠的看上一眼,差不多就知道是中國記者,應該是來采訪自己的,他倒是不介意接受采訪,但想想主教練貝格曼的叮囑,還有懸在頭上的系統日常,還是從側門進入了訓練場。

前來采訪的記者們,等在俱樂部門前,連一點消息都沒拿到,他們的采訪申請被拒絕了。

俱樂部新聞官明確告知,“甄少龍不接受采訪。”

“為什麽?”

記者們頓時不滿意了。

主教練貝格曼給出了答案,“甄太年輕了,他只有十八歲,不應該過多接觸媒體。這對於年輕球員的成長是不利的。”

這個理由非常充分。

媒體記者們都無話可說,他們只能去埋怨貝格曼,因為在正常的思維來看,一名年輕球員會希望快速成名,肯定樂於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