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薩羅:我一定要學會這一招!

豪克-布呂克納,後腰。

埃爾察-比爾特茲,右邊前衛。

“後腰換右邊前衛?”一個有些說不通的換人調整,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後的意義。

聖保利場上是442陣型。

兩個中場中路球員中,蘇倫蒂克是陣型核心,進攻、防守都做的不錯,可以算作是後腰球員,再加上布呂克納,就等於有了兩個後腰,哪怕把博爾算作是右邊前衛,陣型也變成了奇怪的4222。

如果把蘇倫蒂克當做是前腰,博爾算作是右路球員,陣型則變成了4132。

這兩個陣型只能說出來,實則是完全不成形的。

貝格曼做的換人調整,根本就完全說不過去,會讓聖保利的陣型變得混亂,反倒用布呂克納換下盧茲才更說的通。

但盧茲沒下場。

這就說明了一點:貝格曼沒有完全放棄進攻,他放棄的是正面推進,沒有正常陣型支持的前提下,正面推進就會遇到‘有位置沒球員’的尷尬,就很難打出威脅了。

在換人調整以後,聖保利的打法更加傾向於防守,不能說完全的死守,但布呂克納、蘇倫蒂克加上博爾,三名中路球員頂在禁區前沿,可以大大加強禁區防守的厚度。

各路媒體也針對換人討論起來——

“布呂克納是一名不錯的後腰,他的風格很強硬,會大大加強禁區前沿的拼搶能力。”

“這個調整過後,聖保利失去了打正面的能力!”

“聖保利是打算死守了!”

“面對強大的拜仁,這也是個不得已的決定!”

“……”

伴隨著比賽的不斷進行,場上的情況也證實了判斷。聖保利的進攻次數,明顯要比上半場少,他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穩固防守上。

“這是正確的決定!”

在許多人看來,聖保利選擇加強防守是正確的,沒有人會因此指責貝格曼,因為雙方本就不是同一水平的球隊。

弱隊要勝強隊,就必須要穩固防守。

比賽進行到這一步,雙方打平已經是個奇跡。聖保利想要抓住機會,唯一就只能去加強防守。

死守!

拖時間!

最好是拖過120分鐘,以點球大戰的方式決勝負!

這種打法聽起來十分負面,但過往無數的比賽結果證明,只要這樣才有機會擊敗強隊,而那些放開了和強隊打對攻的隊伍,大多都輸的很可憐,被虐個大比分一點都不意外。

當看到聖保利一心防守,連作為對手的拜仁慕尼黑,都一點不感到意外。

這才正常。

如果聖保利在追平的情況下,還繼續和他們打正面推進,才會讓人感覺奇怪。

那不是勇氣。

唯一能說明的就是,對方主教練的執教能力不合格。

……

所有人都能理解,聖保利為了爭取勝利希望,放棄正面推進一心進行死守,但能理解不表示能接受。

作為拜仁的主教練,馬加特就感覺很郁悶。

他正頭疼的看著比賽。

聖保利一心放在防守上,所有球員都回撤到禁區附近,拜仁就要面對一個重大考驗:破密集防守。

對任何球隊來說,‘破密集防守’都不容易。

當對手選擇全線退守時,會讓禁區附近的人數激增,別說是跑動的球員,哪怕十根固定不動的柱子立在門前,都能夠擋住大部分角度了。

比賽怎麽會變成這樣的?

馬加特郁悶的地方就在這裏,拜仁本有機會用半場決出勝負,他們的表現也很不錯,四十五分鐘時間,兩次攻破了對方球門。

但是對方的表現也不錯。

不。

應該說對方的十三號表現很不錯,卡恩唯一一次失誤就被對方抓住了。

上半場後面的進球,讓隊中許多球員都驚為天人。

中場休息的時候,以皮薩羅為首的幾個球員,都在不斷實驗‘後腳跟回旋球’。‘背轉身’、‘穿襠’、‘人球分過’,再加上‘後腳跟回旋球’,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盧西奧被晃開導致失球,都沒有人去責怪他,因任誰突然面對那種過人,也不太可能做出反應。

不管怎麽說,拜仁丟了兩個球。

當下半場比賽開始的時候,拜仁連一個進球優勢都沒有,就不得不面對破密集防守的挑戰。

好在聖保利實力確實差。

從下半場第一分鐘開始,足球就徹底被拜仁所掌控,他們的控球率超過百分之八十,可以說,足球就一直在拜仁的控制下,聖保利沒有任何還手的余力。

聖保利陣中的大部分球員,二十分鐘都沒有過中線。

他們就一直在防守、防守。

在不斷的防守過程中,有的聖保利球員,表現的也可圈可點,比如新上場的布呂克納,連續兩次破壞了拜仁的傳中球,但表現最出色的還是中後衛吉恩,電視解說員介紹吉恩,都用了‘聖保利著名的惡漢’,可想而知,他的風評究竟差到了什麽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