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中國擊敗阿根廷的幾率

同位置球員就很喜歡做比較。

安德魯-比凱伊和亞歷山大-宋同為喀麥隆球員,也都是中後衛球員,年紀也差不了多少,再加上同在英格蘭聯賽效力,相互之間,自然就會進行對比。

在效力俱樂部方面,亞歷山大-宋得到了阿森納主帥溫格的青睞,要比效力雷丁的安德魯-比凱伊強上不少。

比凱伊可不服氣。

亞歷山大-宋是阿森納的替補,他卻是雷丁隊的主力,隊內的重要性定位來說,比凱伊還是要好上一些的。

另外,訓練、比賽過程中,比凱伊的表現也不比亞歷山大-宋差。

在防守甄少龍的表現上,比凱伊心裏就很不服氣,他覺得亞歷山大-宋能限制住甄少龍,他也一定能夠限制住。

亞歷山大-宋出現了低級失誤,只要他不出現那種失誤,表現一定會比亞歷山大-宋好。

雖然還沒有防守多長時間,甄少龍就打入了一球,但中場休息的時候,比凱伊還是向主教練奧托-普菲斯特表達了信心,“我沒有問題。”

“那個球很特殊,他沖到了前面,打了個戰術配合。下次就不會了。”

“我能守住他!”

比凱伊堅定的說道。

奧托-普菲斯特朝著比凱伊點點頭,似乎是相信了他的話,可實際上,他對比凱伊不是很信任,因為比凱伊防守幾分鐘,就被對方打進一球,結果才是最重要的,比凱伊解釋過程根本沒有意義,甄少龍就不是那種,能有常理來推斷的球員。

但是,普菲斯特也沒有辦法。

現在還能怎麽辦?

如果讓亞歷山大-宋重新去防守,就等於是打自己的臉,亞歷山大-宋的失誤確實很糟糕,比凱伊至少不會出現低級失誤。

喀麥隆也沒有更好的防守球員了。

另外,下半場的重心必須要放在進攻上,喀麥隆落後了兩個球,一場決定勝負的淘汰賽,追平比分才是最重要的。

……

下半場。

喀麥隆明顯加強了攻勢,主要凸顯的就是兩個邊路。

之前的比賽裏,喀麥隆對邊路的防守很重視,因為要對甄少龍進行協防,兩個邊前衛插上助攻的次數並不多,更多是快速反擊時,邊路球員才會快速插上。

現在就不同了。

喀麥隆開始主攻邊路,利用邊路突破上前給中路制造機會。

在技術能力水平平庸的比賽裏,這種簡單直接的打法卻是最有效果的,他們連連把球送到禁區,長傳直吊讓鋒線找機會,也連續威脅到中國隊的門前防守。

中國隊的防守非常穩固。

杜伊舍維奇制定的打法非常保守,和喀麥隆的情況相反,中國隊有兩個進球優勢,重心自然要放在防守上,進攻只依靠甄少龍和郝林去沖擊,中場、邊路全部要拉後防守。

中國隊整體陣型差不多就是4411。

甄少龍頂在最前面、郝林拉後,其他球員大多數都在中線後方。

當喀麥隆展開推進的時候,中國隊的防線有時候都變成811,中場和後衛線站位分不清,好像全部球員都拉後防守。

這是純正的人海戰術。

杜伊舍維奇可不在乎什麽面子不面子,中國隊領先兩球的情況下,就是要把球門守的密不透風。

比賽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夠擊敗喀麥隆挺進四強,比賽踢得再被動、再‘不要臉’,都根本沒什麽關系,因為媒體、球迷、足協等等,都會給於足夠多的支持。

反之。

如果帶隊輸掉了比賽,到處會出現比賽的分析,正確的策略也會被分析成不正確。

這就是現實。

足球是勝者的遊戲!

在中國隊的密集防守下,喀麥隆踢得非常郁悶,他們先把球送入禁區不難,想要在禁區裏完成射門非常困難。

喀麥隆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勢,都沒有能夠直接威脅到中國隊球門。

中國隊踢得非常被動,但看台上的球迷不斷的加油,他們可不在乎局勢如何,重要的是中國隊兩球領先。

只要能保持比分,中國隊就能晉級四強。

那是創造新的歷史!

比賽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很快就來到了第七十八分鐘,中國隊後場完成反搶,周海兵一腳長傳找到郝林。

郝林硬擠著對方球員,把球用腳尖通給甄少龍。

甄少龍迎著球往後跑,旁邊比凱伊緊追不舍,利用《站樁先鋒》的效果,甄少龍的爆發速度更快,先一步卡住了位置。

比凱伊非常警惕,一邊觀察著球,一邊防止甄少龍提前轉身,但他還是沒有想到,甄少龍轉身的那麽快。

甄少龍都沒有停球動作,就直接完成轉身,瘋狂的向前跑去。

比凱伊根本沒反應過來,再轉頭就看到足球已經在對方控制下。

“怎麽可能?”

“他怎麽控制住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