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甄少龍讓中國隊變得不同

中國國家隊的球員都有一定的傲氣。

不管中國隊的成績再差、再爛,哪怕是一場比賽都贏不下來,飽受媒體、球迷以及足協三方面的壓力,但能夠入選國家隊也肯定是拔尖的。

這種傲氣在甄少龍面前就一點沒有了。

原因很簡單——比不了。

當聽到甄少龍要進入國家隊,隨隊一起參加對陣韓國的熱身賽,隊內球員也會相互討論,他們的話題也都圍繞近來最火爆的國際足球新聞——

“甄少龍去了皇馬,轉會費據說總共超過兩億六千萬歐元!”

“可不是呢!兩億兩千,還是歐元,再加上皇馬的三個球星。換算成人民幣,得有三十個億?”

“到不了三十億,但也肯定超過二十五億!”

“沒看爆出的新合同嗎?年薪2300萬歐,還是稅後!他一天就賺七、八萬歐,快趕上我一年工資了。”

“什麽時候我能有他一半兒……不,十分之一的收入,甚至二十分之一,我就滿意了。”

“二十分之一也超過百萬歐,你做夢呢!”

“除非你也去歐洲踢球,中超,不可能……”

國家隊的球員們對甄少龍的身價和收入也只能談談了,他們心裏連嫉妒的情緒都沒有,有人會嫉妒收入高一倍的人,高兩倍的人,但誰會去嫉妒比爾-蓋茨?

兩者根本不在一個層面。

現在甄少龍給國家隊球員的感覺就是這樣,他的身價實在太高了,轉會皇馬也創造了世界足壇最高的轉會記錄,而國內球員的轉會記錄,除了甄少龍自己創造的以外,最高的也只有當年孫季海轉會曼城的245萬英鎊,和甄少龍轉會皇馬創造的轉會記錄,差距幾乎達到了一百倍。

薪水也是如此。

目前國內聯賽進行的很火熱,似乎一直都不斷的發展,但中超的球員薪水並不算高。

整個中超聯賽中,真正可以得到200萬人民幣以上年收入的球員不超過30人,只有極少數的一線國腳有這樣的待遇,一般主力隊員的年收入在60萬元到150萬元之間,他們才是聯賽的主力收入人群,而占中超六成以上的球員,收入都在20萬元人民幣以下。

中國國家隊的國腳們,肯定是中超最頂尖的球星,多數年薪超過一百萬人民幣,其中也有新晉的球員,比如效力天津泰答的毛標,他還不滿二十二歲,比甄少龍還要小一點,他的年薪甚至不足五十萬人民幣。

哪怕把所有國腳的年薪,算作平均300萬人民幣,也根本不算是什麽了。

甄少龍的稅後年薪是2300萬歐元,他一個人的合同年薪輕松超過一百個國腳,訓練場上所有人加在一起的薪水,也不過是甄少龍合同年薪的零頭而已。

所以,怎麽比?

當看到甄少龍走進球場的時候,場內的球員連嫉妒的心態都提不起來,多數人就是遠遠的看著,不認識的不想表現出‘親近’,給人的感覺好像是湊上去一樣,認識的倒是非常熱情,李為峰、鄭志都主動迎了過去,和甄少龍進行了好一番寒暄。

他們也關心具體問題。

比如,轉會。

“甄啊,兩億多歐元啊!我看著報道都不相信,竟然會認識這樣的球星!”鄭志感嘆著玩笑說道。

李為峰也跟著道,“是啊,稅後年薪兩億多,我要踢一百年才能賺夠。”

兩人話語中酸溜溜的味道,距離遠遠的都能聞出來。

他們只是開玩笑。

甄少龍也跟著笑笑,“不高,不高!沒什麽、沒什麽。”這不是謙虛的話,他也說不出來虛偽的話,是真實的個人想法,他覺得薪水還是少了一些,比如,能有一億歐的年薪就好了。

當然,兩億也可以。

最好是三、四億,十億也可以接受,能拿到十億也不嫌多,畢竟和頂級富豪還是有差距的。

甄少龍的話倒是符合‘謙虛’的說話習慣,但鄭志、李為峰仔細一想就發現不對了。

這還謙虛什麽啊!

全世界都沒有其他足球運動員比你薪水高,你還說什麽‘不高’、‘不高’,還讓其他踢球的怎麽活?

場內和甄少龍認識的都過來說了幾句。

還真有好幾個。

甄少龍掃一眼球場覺得認識的人少,實際上,場內有七名球員都是他在國奧隊的隊友,杜伊舍維奇執教國足後,自然會提拔奧運冠軍隊的年輕人,他的做法也得到了外界認可,畢竟年輕人才是未來,哪怕能力、經驗稍差一些,歷練個兩、三年肯定就可以了。

另外,年輕球員身上的壞毛病比較少,進入國家隊的表現不一定會差。

這幾個年輕球員都是在首都奧運會奪多冠的,有跟隨球隊奪冠的經歷,可以說經歷了極有挑戰性的磨練,未來前景還是被普遍看好的。

甄少龍進入到訓練場後,和熟悉人的人寒暄一番,杜伊舍維奇也組織大家集合在一起,來給甄少龍進行個介紹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