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節 83號航母訓練艦“施瑯號”

“貓爪3號收到!請講!”

兩架雙發引擎的殲-15“暗戟”艦載機保持著4000米高度繞著由瓦良格航空母艦改造的83號航母訓練艦,做同步桶滾飛行的圈子,訓練飛行員在海面上長時間飛行的空間感,避免藍色的天和藍色的海讓人產生錯覺,那可是要命的錯誤。

“上級派過來的教官已經駕機從陵水基地出發,正朝著我們飛來,我需要再次確認對方的位置,艦載雷達沒有發現他,IFF識別代號是‘野馬’,ID碼已經發送過來。”

“貓爪4號,我們到13000米高度,打開雷達掃一下,15度仰角,速度800,方向正北。”

“好的,貓爪3號。”

兩架殲-15艦載機立刻結束桶滾,擡高機頭,獲得上升仰角,雙引擎噴管裏的火焰更加強大了一些,雙機編隊同步開始爬升。

“貓爪3號,你說上面突然派個艦載機教官來是怎麽回事?我們這兒都有十四個教官了,難不成是外國教官。”

“不知道,我們這兒連艦長都有九個,多幾個教官有什麽奇怪。”

“我弄不明白,出發前不是名單上都排好了嗎,怎麽現在又插進來,不會是關系戶來鍍金的吧。”

“別亂說,這可是上面的事情,我們只管訓練就行,你降落的時候節流閥拉緊點,別像上次,把四根攔索都給扯斷了都停不下來,好了,高度已經到13100米,改平,開雷達掃描。”

“好吧好吧,真是有點好奇,這個新來的教官是何方神聖,雷達打開了,開始掃描。”

“有發現信號!距離337公裏,高度200米,好低啊!速度600公裏!進行IFF敵我識別,系統確認,信號為‘野馬’,沒錯了,貓爪4號,你有沒有看到它。”

比起陸基戰鬥機,艦載機因為需要對海攻擊,對雷達的探測距離和精度要求更高,殲15的機載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性能比起殲-10和殲-11都更加先進,爬升到足夠的高度就能避開地球曲面的影響,可以探測到更遠的距離。

“貓爪3號,我也發現了,沒錯,是它,我這就轉發給艦橋。”

“呼叫艦橋,已經發現‘野馬’,距離330公裏,正朝著這兒來了。”

“好的,2號訓練組,你們去接應一下。”

“沒問題,貓爪3號收到。”

“貓爪4號收到!”

兩架殲-15“暗戟”艦載機開始逐漸降低高度,在5000米以上高度,就需要開啟供氧系統,除非必要,戰鬥機在這個高度堅持不了太久,一旦失去了氧氣,飛行員就無法堅持下去。

天空中兩道清晰的白色尾跡一路延伸向了北方。

“發現艦載機,殲-15‘暗戟’,數量兩架!預計十五分鐘後接觸!”

林默眯起了眼睛,習慣性將第一時間發現的飛機例入可攻擊目標。

P-51“野馬”的機載小型雷達可探測不了這麽遠的目標,而且也沒辦法發現隱身性能更出色的戰鬥機,只能做為近距離的導彈規避和視覺補充,活塞式引擎的發電量可支持不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功率。

發現這兩架迎頭飛來的殲-15“暗戟”的,是林默標準飛行術法,機載光鏡術,這個世界中是獨一無二的空中殺手鐧。

附近出現艦載機,那麽說明林默的目的地,83號航空母艦訓練艦也不遠了。

緩緩拉起了機頭,P-51“野馬”不再貼著海面飛行,開始迅速爬升。

一路超低空飛行,也是為了保密,艦船雷達一般很難發現超過50公裏的目標,本來就是為了躲避老美關注,出來避風頭的林默,更加不會把飛機拉得老高,順路把RC-135戰略偵察機給嚇走,也是基於這個理由。

燃料表上的讀數,還剩大概三分之一的樣子,林默並沒有拋棄副油箱,他還想等著回程時候接著再利用呢,應該夠用了。

打開關閉很久的無線電,林默發出了一個試探信號,因為殲-15“暗戟”和P-51“野馬”是迎頭對飛,雙方接近的速度極快,已經到了無線電可以實現通信的距離,這也是林默改裝過的結果。

如果使用“野馬”的原裝電台,恐怕通信距離也只能達到可以看到的範圍,遠了就不行,即使能傳到信號,可是通信模式和加密形式都無法同步。

“這裏是‘野馬’,請報名身份。”

“這裏是2號訓練組貓爪3號和貓爪4號,已經發現你了,呃,教官先生,你是一個人嗎?這是什麽飛機?”

“是的,我自己一個人開著飛機過來?”

已經隱約能夠看到林默的P-51“野馬”活塞式戰鬥機的兩架殲-15“暗戟”飛行員全部愣住了。

機載計算機系統無法識別對方的機型,因為是改裝機型,航電系統全是拼裝貨,沒有自動發射識別信號的裝置,兩架殲-15“暗戟”根本無法識別出林默的飛機型號,他們原本還以為應該是一架雙座機,或者同樣是一架單座雙發的“暗戟”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