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節 投降無效

不得不說,越南人說的話實在是令人難懂,嘰嘰歪歪的,林默聽到對方連用越南語和笨拙的英語連續復述了幾遍,他還是沒聽明白,不過那樣蘇-27已經到達了某個臨界點。

即使林默什麽也沒做,對方也同樣是一模一樣的尾旋失控。

尾旋比失速可怕,有些時候甚至是不可逆的。

當一側機翼先於另一側機翼失速時,飛機會朝先失速的一側機翼方向沿飛機的縱軸旋轉,稱為螺旋或尾旋。發生螺旋式非常危險的事情,有些飛機在設計制造時是禁止飛機進入螺旋的,這樣的飛機進入螺旋姿態後,很難改出。

雖然蘇-27擁有優秀的過失速性能,可是因為後勤保障和保養問題,越南飛行員一年連200小時飛行訓練都無法保證,更不用提改尾旋這種連中國空軍都要保密的獨門秘技。

改尾旋和改失速,一直是各國空軍重點研究的訓練項目。

特別是尾旋狀態中,飛行員無論如何推杆,都毫無反應,飛機一邊旋轉,一邊下墜,在以前沒有改出秘技被發掘出來之前,棄機彈射是唯一處理方案。

1960年中國空軍飛行員黃肇濂完成了“反舵推杆”標準法,還是“三中立”(即舵、杆、油門均居中)方法的改出尾旋操作方法,直接寫入了初教六的《飛行員手冊》手冊中。

至自中國飛行員這開始廣泛學習這種獨門秘技,避免戰鬥機在飛行中出現意外失控,而此時,世界上能夠憑借操作技術掌握戰鬥機改尾旋的國家卻寥寥無幾。

這種秘技且不說俄羅斯人在賣蘇-27給越南人時是否會毫無保留的傳授,光憑著越南人的飛行訓練科目都無法保證跟中美俄一樣全面而且詳細,想像中國飛行員一樣掌握豐富的飛行經驗幾乎是沒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天空中僅剩的一架蘇-27,已經尾旋超過了六圈,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值。蘇-27機載的自動系統已經無法利用自身過失速性能逆轉。

“暗戟”顧自離開了。

緊接著另一個潔白的降落傘再次從天空中打開。

轟!一聲巨響,海面上又一次響起了蘇-27臨終前的哀嚎,壯觀程度絲毫不比前一架小多少。

拿飛機砸大海,就跟一個調皮的小孩用石頭在水面上砸出一個又一個水柱一樣刺激。

以林默曾在另一個世界的對手裏,砸沙地、砸森林、砸城墻、砸房子、砸進一堆的士兵群中,摔下去的對手無一不是變成肉泥,或幹脆四分五裂,死狀奇慘。

“‘紅鬥笠’!‘紅鬥笠’!快回話!”

已經落到了海面上,割開了降落傘的代號為“白鬥笠”越南飛行員急切地呼叫著同伴。

“滋!滋!”

無線電中只有一片盲音。

“白鬥笠”又喊了幾聲,扯開了自己的航空頭盔,吐出幾口海水,向天空望去,飛行員過人的視力看到天空中那朵降落傘下的人影,隱隱約約耷著腦袋,一動不動,隨著溫和的海風緩緩飄落。

似乎有不太妙的事情發生。

心頭一涼,他拼命朝著那朵降落傘的方向遊去。

因為地球海平面曲率的關系,飛行員落在海上後,與基地的通信聯系受到了影響。

雖然越南正在跟日本商討采購軍事衛星,但也無法改變他們在太空中沒有一枚軍事衛星的事實,這也是小國的悲哀。

這給搜救工作將會帶來很大的困難。

越南372師團940聯隊駐地,中部平定省(Binh Dinh)富吉(Phu Cat)空軍基地,機場跑道旁的塔台內鴉雀無聲,如同死一般的沉寂,只有隨風傳來遠處農田裏耕牛的哞哞聲。

“報告指揮中心,我是‘龍騎士’,和諧二號計劃完成!”

林默看向自己飛機上的時鐘,從確認命令到自己回復“施瑯號”上的作戰指揮中心,時間才過去不到三分鐘,甚至通信人員恍然以為自己剛剛說完,林默就已經回應任務完成了,根本還沒反應得過來。

“……”指揮中心的通信人員似乎愣了三四秒,接著追問道:“你是不是開火了?”

語氣顯得非常緊張,開火和沒開火,性質完全兩樣。

和諧計劃裏面只有各種非攻擊性對抗,卻沒有開火的授權,可是指揮中心批準命令下達三分鐘後,林默竟然直接回復GAME OVER。

更可怕的是,從預警機的雷達上面傳回過來的數據顯示越南人的兩架蘇-27“側衛”竟然在三分鐘內先後消失,憑借“施瑯號”上強大的電子設備,他們能夠監控到越南飛行員的說話聲。

雖然似乎有些不太相信,但這場對抗性質的驅逐就像遊戲一樣,從開始到結束,都無法讓人相信這是一場一架“暗戟”VS兩架“側衛”的對抗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