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節 中國的海外軍事基地

戰鬥機飛行員的高規格高待遇,王牌飛行員不存在退役這一說,即便退休後,大多數王牌飛行員都會接受國家的供養,在軍隊裏終老一生,他們的寶貴經驗價值無法估量,不可能像普通幹部一樣輕易就轉業到地方。

而林默的價值更是無可估量,雖然到現在為止,國家在他身上花得代價起碼也夠一個等縣幾年的財政收入,少說也有幾個億,而且也不是第一次墜機,每一次墜機都是嗚呼哀哉無數老百姓的血汗錢全部都哭爹喊娘的付諸流水,可是林默創造的戰績卻遠遠超過了國家的投入。

戰鬥機作為高投入高回報高威懾的兵器,光是林默擊落的敵機數就已經讓國家賺回了成本,戰爭拼得不僅僅是人命,更拼得是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王牌更意味著頂級的高費效比,一塊錢的投入能夠收獲十塊,二十塊的收益,也同時減少己方的作戰成本,有時候一個頂倆都算得少了,而且還不算其他無形的政治和軍事戰略意義價值。

更何況林默竟然能夠參與技術研發,那已經是不能僅僅單憑一個王牌飛行員的價值能夠估量的了。

在經過跟越南人空中對抗過後,航空組之中的消息靈通人士傳聞說林教官的軍銜要往上動一動了,雖然誰都清楚,跟越南人空中對抗和南威島登陸的功績有人頂包了,可是這往上升一升的名義卻是技術方面的,這一提升可謂是瞞天過海,天衣無縫。

雖然有這個傳聞,可是還是沒有具體確認的消息下來,林默也只當作耳邊風,也沒放在心上,對於飛行員來說,軍銜拔上了天也沒用,最多住房大點兒,工資多點兒。

實權上撐死了也不過大隊長,手下最多二十來個飛行員,比起陸軍動輒千軍萬馬,海軍整整一艘艦艇,空軍向來就不是靠人來堆的兵種,而且空戰技術再好也不一定有資格當師長軍長什麽的,一是空位難求,二是戰鬥技術和部隊管理,實在是兩個不同的方面,大多掛個虛名副職養養老,這種事情很常見。

林默的“暗戟”被打撈上來後,一堂制造尾旋攻擊的課在“施瑯號”航母最大的會議室內開堂,幾乎所有的航空組全體教官和學員都參加了,甚至機修組的負責人和主要工程師也參與了旁聽。

這一堂課,林默足足講了兩天,說實在的,自己掌握是一回事,可是說出來教授別人又是另外一回事,其中還涉及到許多風系魔法的力量,雖然這個世界裏風元素活躍性極其衰弱,只剩下風的本能,一時半會兒說清楚,需要結合這個世界的許多科技知識,特別是氣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更多的是一種經驗。

盡管林默借用了這個世界許多專業術語來模擬代替一些魔法效果,兩個世界的空騎知識在林默這裏發生了碰撞,讓許多人仿佛聽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識,特別是學員和教官們都聽的如癡如醉,而精研機體性能和理論的工程師們則是聽得目瞪口呆,竟然利用機體的氣動力發揮出這樣的作用,恐怕要讓許多飛機設計者瞪掉了一地的眼鏡渣子吧。

從飛機問世以來,飛行員們利用機體氣動力布局主要就是進行各種各樣的機動動作,順著氣流特性而做出各種神奇的戰術動作,卻從未有能力反過來用機體的氣動力布局來影響氣流,甚至將氣流制造成有殺傷性的武器。

這簡直是創下了空戰史上的先河。

會議室內三台高清攝像機一秒不漏的把在課堂上又畫圖形,又編注出操作關鍵的林默給拍攝下來,這將作為最珍貴的戰術資料發送給中國本土進行專門研究。

氣動力設計專家的身份成為了林默最好的掩護,讓他從另一個世界學到魔法知識都有了相應可以找到的代用知識說法。

“施瑯號”航母訓練編隊和不再返航回海南基地的幾艘補給艦一起前往泰國的途中遭遇了越南人的軍艦攔截,衛星在第一時間就把越南人大批軍艦出動的情報轉發到了“施瑯號”。

作為中國最大體積的兵器投放平台,擁有足夠的空間安放各種裝備和技術人員,實現現場作戰指揮和攻擊任務。

越南人沒有航空母艦!可憐的娃!

雖然東南亞各國的海軍實力普遍較弱,甚至不成樣子,如此虛弱的國力維持陸軍都已經勉為其難,即便是中國繼陸空兩軍後,才有余錢發展三軍之中最後一個的海軍,可想而知有多麽燒錢。

圍繞南中國海的各國海軍雖然大多是沿海國家,可是海軍的虛弱卻是現實問題,瞧瞧菲律賓那些幾乎都是破爛的二手淘汰貨,一架艦載機就能趕得雞飛狗跳,累死狗一樣追中國的海監船都能炸爐的玩意兒,那簡直是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