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節 “蓬萊號”太空梭

技術專家出身的候選者們也過了幾次飛天的癮,雖然他們即使入選航天員也不可能分配到航天器駕駛員的崗位,依然如同好奇寶寶似的摸了摸飛機,在正式飛行員的監護下,親手拉動操縱杆哇哇大叫著一會兒飛出S型,一會兒飛出B型。

真是難為這些連菜鳥都不夠資格的人,也能飛出這麽高難度的機動姿態。

充其量也不過那麽幾秒鐘,其實穩定飛行,飛機的難度系數不會比汽車高上多少,可是就已經讓他們興奮不已。

這輩子竟然還能開上飛機,哪怕沒能選上航天員,也足夠自己回去有足夠的話資好好說叨說叨。

飛行員們每天放風的愜意日子沒幾天,該來的,還是來了,誰也無法阻止孫少將的出局令。

孫少將帶著第四輪淘汰名單召集了經過三輪淘汰後剩下的二十一名候選者。

“9號、21號、34號、42號、49號、51號、55號,一共七個人,請點到代號的同志出列!你們擁有24小時的時間可以整理自己的個人物品,接送車輛和機票,我們都已經安排好了。”

孫少將在此刻顯得格外冷酷無情。

還剩下十四人!

不僅僅是出局的七人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神色,另外這十四人也不約而同竟然也同樣模樣松了一口氣,不輪出局,還是留下,至少這一輪的名單出來後不再讓他們的神經繃得很緊張。

這一輪淘汰不像前幾輪那樣動輒淘汰十幾人的兇殘,僅淘汰了三分之一。

不過可以看出越往後,大家的真實素質就越互相接近,不像一開始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差距。

林默與孟藝南交換了一下目光,兩人都幸運的留了下來。

航天飛行的高風險注定要將很大一部分人排除在外,這張門票不是那麽好領的,領到了的人也未必高枕無憂。

在這個時候,被淘汰的人同樣並非一定是遺憾,也許是幸運。

被點到自己代號的人依然有些失落的站出來,單獨成列,不過這個時候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相當強韌。

能夠來到這裏,不僅僅是被苛刻的標準淘汰那麽簡單,更多的是對這些候選者進行航天專業的培訓和訓練。

自第三輪結束後,航天訓練中心就加強了心理素質的培訓,因此被淘汰的人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會有人露出委屈的神情,甚至流落出失落的淚水。

隨著七個人站出隊列,現場一片沉默。

留下的十四人雖然沒有人帶頭,仿佛卻如同約好了一般,依次與這七人擁抱告別,小聲安慰幾句,然後再次歸列。

雖然有些不舍,可是航天訓練中心就是航天訓練中心,他們的選拔標準經過無數次考驗,就像眼睛裏摻不得沙子。

像航天工業一樣,精密,苛刻,容不下半點含糊,絕不姑息任何錯誤。

留下來的這十四名候選者,現在也不是開心的時候。

他們還將面臨著最後一輪淘汰,只會有前十名能夠有資格留下來,成為正式的航天員。

即便如此,航天員之中還有坐冷板登的可能性,也許堅持訓練個十余年,最終連太空的邊都沒有摸過,白白荒度了整個最佳的航天生命周期。

每一次升空,國家不僅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做為航天員,何嘗也不是一樣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

每一個光鮮的航天英雄身後,總會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冷板凳”。

因此沒有出局的候選者們臉上只有越發的凝重而沒有任何慶幸的神色,擁有一顆八風不動的平常心,這是必需的。

航天員的心理素質,哪怕是空天飛機或火箭爆炸了,也不會皺一下眉頭,恐怕他們唯一即使是進法場吃槍子,也一樣是世界上最能保持著冷靜的人群。

“這就是每一代航天人的苦和淚啊!”

看到那七名候選者的背影消失在視線裏,孫華賓少將心中也不太好受,每一屆都是如此,大家相處久了,總會有些感情。

唉!還有冷板凳呢,那些虛度了青春的航天員,又有誰知道他們的辛酸呢。

航天員選拔就是此刻冷酷無情,登天之路注定是一條充滿坎坷的荊棘之路。

孫少將的目光掃視了一眼這剩下的十四名候選者,語氣隱隱含著幾分無形的壓力。

“剩下的還有十四人,你們中間會有四人在最後一輪淘汰中被出局,航天中心只需要十個人,最棒的那十個!”

“我需要你們在最後一輪訓練中全力以赴,發揮出最好的表現,不要有任何留手,這裏是比賽第一,友誼第二,一定要竭盡全力,機會沒有第二次,絕不要輕易放棄這次寶貴的機會,在這裏,我還要提醒一下大家,考核分數不一定是絕對的,淘汰是從多個角度進行篩選,有人為,也有天意,運氣也實力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