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節 沒有失敗者

如此巨大的誘惑,能夠明顯帶動產業提升,因此各國對太空技術的熱衷程度幾乎達到了狂熱,甚至不亞於軍事競賽的程度,即便是朝鮮,盡管經濟不寬裕,也要勒緊了褲腰帶,也要開展太空開發計劃。

若是不能收加成本,獲得必要的收益,哪個國家敢這麽燒錢砸著玩。

沒有戰爭情況下,軍備競賽就是徒耗國力,而航天工業卻是實打實的在提升國家科技、工業和民生基礎。

每一個航天員在太空中每分每秒都在消耗巨大的資源,不僅僅是食物、水、電力和燃料,更有氧氣。

外太空得不到任何補給,消耗一分就少一分,因此一旦在太空環境下穩定下來,航天員就開始忙碌起來,和真正的航天員一樣,每一個候選者每天的任務用11號字打印的A4紙拼接起來,至少也有2米長,他們的工作雖然是虛擬的,卻是和真的沒什麽區別。

雖然這四天裏的模擬測試裏除了起飛、著陸和太空實驗任務,其實他們面對的還有一個他們所不知道的考核,“魯賓遜的孤島”。

每一個人幾乎都不是空閑的,都要身兼數職,航天發射代價巨大,也充滿了風險,國家不可能把真正的科研專家給送上太空,更不可能送上一支科研團隊,也不是每一個學者都能夠擁有體質和心理素質符合航天標準的。

因此在進入外太空後,許多重要的工作都落到了每一個航天員身上,分布於不同的崗位。

在外太空,沒有空氣,聲音不會傳播,航天器周圍無比安靜,航天員只能聽到太空艙內電子設備單調的運轉雜音,幾乎每一個人心底都會莫名浮出寂寞感。

學會一個人獨立生存,能夠控制自己,不怕寂寞,能夠適應獨自一人的長期工作,心理素質的訓練成效就會在這個時候凸顯出來。

太空中除了生理上必然受到失重環境影響外,心理也同樣會遇到種種意料不到的突發情況。

除了沉著冷靜這一必要資質外,每一個人的性格都必需能夠相合,在太空中吵架是致命的,失去理智的危險不亞於自殺。

一個瘋子出現在太空艙裏,外面是無垠的真空,想想都可怕。

就算對林默一直頗不服氣的王學軍也必需學會像個孫子似聽著林默的調遣,讓他往東就不敢往西。

誰讓這個1號是機長,在飛行的時候,機長就是老大,哪個不聽話,直接丟到外太空裏去變幹屍。

當然,這只是笑話,不過在任何船只還是飛機上,船長和機長的權威絕對是不容置疑的。

也許訓練中心把王學軍派到林默身上打下手,何嘗不是考慮這個年輕人是否真得有可造之才,若還是一副誰也不服的脾氣,恐怕最後這一關也難過。

這一點,相信王學軍自己也是心知肚明,驕是驕了點,可並不傻,對於林默的指令執行的完全到位,不敢有一絲違背,就算是不滿,也只能壓在心裏面,表面上不敢有半分流露。

貼近於真實的模擬太空艙內的生活和地面上完全不一樣,首先食物沒有碎渣,蘇打餅幹這類零食在這裏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想想一點細渣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漂到眼睛裏和電子設備的縫隙裏,是何等的災難。

雖然也有林默當零食啃的高濃縮能量棒,但是常規葷素菜色和米飯都有,巧克力和咖喱必不可少,形狀主要以半凝固狀和固體為主,幾口的量就是一小份,避免吃東西時出現意外情況,食物染汙了設備,同時也可以保證不會浪費。

水是采集空氣中水分和人體排出水分循環,雖然凈化過濾及重新凝結等多道工藝,可依然不可避免的會帶上一股特殊異味。

特別是在洗過澡後,每一個人身上的味道都發生了莫名變化,怪怪的,談不上香味,或是臭味兒。

第四天結束後,完成了約摸一小時的返航飛行,所有人都可以明顯感受到模擬艙裏那種可以媲美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裏的那種酷熱,他們明白,太空梭在電離層的火焰中飛翔,正在浴火重生。

電離層高達1200度的溫度,許多金屬都無法堅持,即使沒有空氣磨擦的高溫,鋼鐵也依然會熔化,不怕火煉的真金也不過區區1064度的熔點,在電離層內立刻就會變得像水一樣,化作無數的火星散逸不見。

更不消說采用鋁合金材質的大氣層內飛機,鋁的熔點也不過660度,這不是加上助推火箭就能升上去的,恐怕還深入電離層就開始整體氣化了,死無全屍那是一定的。

號稱地球防護盾美名的電離層也不是白白得來的,更外面一圈的逃逸層則是負責防禦宇宙射線、太陽風暴等宇宙能量襲擊的防禦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