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節 膽大包天的大學生

雖然條件和環境實在是不怎麽樣,可是林默也不願意去擠船艙裏最汙穢肮臟的普通客艙,與無數的小生物為伍。

在周圍全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船上突然出現異國人,那是非常招人注目的,哦不,真得是圍觀(筆者曾經被阿富汗人圍觀過,一堆人停止自己的活動和交談,好像看死人一樣,默不作聲地盯著你,令人毛骨悚然)。

這艘客貨兩用的輪船裏還是有一些給有錢的上等人準備的房間,也只不過是稍稍幹凈點兒,一周擦洗一次,六張床鋪改成四張,讓人能夠伸直了腿,另外在角落裏多點上一盤蚊香。

價錢嘛?

五十美元一天,而且只收美元現金,不提供刷卡服務。

這個黑心的殺豬價,放在中國本土,至少都能在一線旅遊型城市裏住到不錯的三星級賓館標準間。

在這樣昂貴肮臟的船上,林默竟然還能看到一個中國人,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中國人?!

沒錯,除了林默這個趕赴“深淵涅槃”戰場的中國人外,居然還有其他的中國人前往敘利亞。

跟那些阿拉伯大胡子們相比,老鄉見老鄉,擁有語言上的天然溝通便利,也能多聊幾句。

不是記者,不是醫生,而是一個學生,大學生,復旦大學二年級,姓羅,名陽。

這個工商管理本科的二年級大學生也許是在異國他鄉無法順暢交流給憋壞了,一看到林默就出乎意料地非常健談。

就是這麽一個出人意料的年輕大學生來到戰火紛飛的敘利亞,理由竟然是大學暑假出來進行社會實踐,自己學習的科系是工商管理,商場如戰場,還不如親身到戰場上體驗歷練一下。

這可真是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理由。

幸福日子過膩了,沒有經過任何軍事訓練和相應的準備,靠著一本旅遊簽證就這麽巴巴地跑到土耳其,想試圖進入敘利亞,參加這場跟他沒有半毛錢關系的異國內戰。

被血氣方剛,被熱力沖昏了頭腦,跑到戰場上來體驗一把鐵血豪情。

或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勇武,博得女友崇拜。

或許只不過為了一篇激情洋溢、真實感人的社會暑期實踐論文,或許要是能夠活著回國的話,敘利亞自由軍總指揮官利雅得·阿薩德(Riyad al-Asad)上校會給他的論文後面簽字證明,並留下實踐評語。

這篇坑爹的論文讓導師們很難鑒定這是一篇究竟造反還是革命的檄文。

可是戰場上沒有硝煙玫瑰的波斯大美人,更沒有像007一般在彈雨中的瀟灑自如。

只有滿目瘡痍的廢墟,大片暗紅色的血漬,殘缺不全的屍體,哪怕還曾經是一條活生生,會哭會笑會說話的生命,可是現在向大氣中散發著令人作嘔的屍臭,還有不知從哪兒飛出來奪人性命的子彈或炮擊,在缺乏醫療條件下,人類死亡的速度往往比想像中的還要快。

戰場上就是這樣,誰也不知道你會不會在下一秒中死去,大好的人生就在瞬間定格,陽光、空氣、水、家人、友情、事業,一切的一切全部在一眨眼之間毫不留情地拋棄你而去。

這是找死嗎?恐怕連家裏人都不知道吧。

這已經讓人覺得夠荒唐了,只能說現代的孩子們已經膽子大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視生死為無物。

林默不由的想起了“赤蠍”組織的馬軍,同樣是中國人,同樣是異國他鄉,不過他相信這個叫羅陽的年輕人不是什麽境外組織勢力的成員,自動與衛星保持通信連線的腕表得到了相應的驗證資料,這個甚至比林默小不了幾歲,有些傻大膽的年輕人,並沒有說謊。

聽著羅陽揚揚灑灑說了一大通,仿佛充滿了革命先輩們大無畏精神,林默並不打算勸導。

事實上充滿了一腔熱血的知識分子一旦認準了死理,鉆牛角尖也要把自己鉆死,不碰南墻不回頭也好,不見黃河不死心也好,不見棺材不落淚也好,沒吃到苦頭前,恐怕也不會知道自己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非戰鬥狀態的林默並非一直都是冷血無情。

生死有命,每一個人都必需為自己的成長付出代價,或死,或傷,或一蹶不振,好的,壞的,都會成為整個民族成長的催化劑,血和生命會教會後來者一切。

在第一次確認林默不是韓國人、日本人,而是中國人,驚喜之余的羅陽還送給了林默一打風油精。

在熱帶和亞熱帶環境,風油精和清涼油什麽的都是真正的神器。

這個羅陽不愧是學工商管理的,出國的時候還盡可能夾帶了一些私貨出境,就像是中國產的風油精,在國外很多地方這種充滿薄荷、樟腦和桉葉油混合出來散發著特殊氣味的淡綠色澄清油狀液體非常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