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節 戰前

X-1前掠翼戰鬥機駕駛艙內開始浮現起一片片大塊閃動著圖像的虛影,左右兩架僚機早已是見怪不怪。

光是前掠翼的氣動力外形就已經是非常奇怪了,再冒出一些古裏古怪的功能也不足為奇,誰都有自己的秘密,自然也沒有人會去冒失的探聽對方的秘密。

接著“尤裏”和“猴子”也聽到了“聖騎士”的指令,要求他們兩個好好保護林默這個帶有秘密武器的千裏眼。

“尤裏”和“猴子”毫無異議,他們完全贊同“聖騎士”對於X-1的評價,在模擬對抗訓練中,正是因為林默提早發現了“聖騎士”,他們才沒有在一開始就大敗虧輸,這個特殊設備在接敵之前,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料敵機先才能是先下手為強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兩架戰鬥機幾乎是與X-1保持著齊頭並進,武器系統齊開,隨時做好了戰鬥準備。

作為擁有“妖孽”血統的X-1,即便是制造出它的國防星也未必有林默為麽完全了解機體的內部構造和功能模塊細節,畢竟戰鬥機並不是一個開放心的系統,想要知道裏面到底改進了哪裏,也只有他自己一個人清楚,加上董事身份,林默並不需要向其他人交待什麽,再加上他本身就擁有一個技術專家的幌子,連高智能人型機械人都造出來一台,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可以糊弄過去。

光鏡術什麽的在“妖孽”戰鬥機上本來就有功效類似的科技設備,甚至連漂浮在半空中的光鏡特效都能用全息投影技術模擬出來。

林默、“尤裏”和“猴子”的三機編隊沖在了大編隊的最前面,位置可攻可守,其次是四對中階組和初階組的雙機編隊,“聖騎士”和“紅羽”的編隊負責左翼,“凱撒”和“暴風”負責右翼,護在大編隊兩側,也是呈犄角之勢拱衛著大部分戰鬥機。

還有一個中階飛行員則吊在機群後方負責殿後,同時也是戰場自由人。

別看很清閑,沒有固定任務,可是他卻需要在戰鬥中及時負責補位,一旦有己方編隊被打殘,他就得馬上補上去,這種萬金油式的工作對飛行員的適應性要求非常高,也就是跟誰都能夠組顧默契的搭档。

“聖騎士”排出的大陣形雖然沒什麽特別突出的特點,卻勝在非常中庸,攻防均衡,穩紮穩打的作戰隊形非常適合他們這些高低搭配的參戰者,不至於因為遭遇到意外而潰散。

十六架戰鬥機組成的巨大機群編隊橫跨七公裏,就像一群遷徙的鳥群飛向西北方,各個小編隊間距都至少在一公裏以上,避免被敵人用密集攢射的導彈打得手忙腳亂。

反政府軍陣營的機群也許正和他們一樣,排出龐大的隊形迎頭飛來。

所有人的通信頻道都開著,並且早早打開了ECCM反幹擾模式,等待著機群前方中國飛行員“13號”的反饋。

那架前掠翼戰鬥機的偵察系統實在是太逆天了,甚至可以直接無視隱形技術,這多多少少給許多人增加了一點信心。

特別是初階組裏的兩名平民參戰者,幻想著利用提前發現目標的優勢,遠遠地發射幾枚中距空對空導彈打下對方,那麽對方的兵力素質優勢就蕩然無存。

且不說中距空對空導彈對於王牌飛行員的威脅,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人贊同這一個想法,不過隊長“聖騎士”下達命令之前,誰都不允許擅自開火,哪怕自己被擊落也是一樣。

三十二架戰鬥機的大拼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也算是非常罕見的一幕,主辦方分布於高空中的偵察機,每一架都可以一次鎖定包括導彈在內的200個空中目標,輕易可以勝任這次觀戰任務。

正在所有人鴉雀無聲地等待著林默的消息時,如約而至的聲音打破了通信頻道內的寧靜。

“弟兄們!發現目標機群,11點鐘方向,高度數17000米,時速1.1馬赫,現在開始采集數據,大家打開C3I系統,我來做主服務器,我會把每一個對手的位置標注給大家。”

林默的聲音仿佛像一首天倫之音,出現在政府軍陣營所有人的耳邊。

敵蹤已現!

“深淵涅槃”兩個任務中心內,每一個大賽貴賓包廂都會有這麽兩台大屏幕電視機。

可以根據貴賓需要,顯示出他們所需要的畫面,可以是整個作戰機群,也可以是鎖定某個編隊或單架戰鬥機,信息播放界面非常靈活,這與主辦方身後堪比大型電視台的專業團隊的功勞密不可分。

左面正在顯示代表著兩個機群的光點群正在電子地圖上互相靠近,右邊的卻是偵察機傳播過來的畫面。

右下角一個畫中畫裏正在播放著主持人和兩名嘉賓正喋喋不休地點評分析,這種類似於股市點評的東西也就是令人娛樂一下,要是真得相信他們那些模棱兩可的話,非得賠光老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