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節 “不周山”定!

磁等離子體引擎散發出來的幽幽藍光在地球陰影區內尤為顯眼,清晰的能量反應落入世界各國航天局眼中,這與中國人發射“不周山”空天港組件時,運載裝置擁有的太空動力系統毫無區別。

中國人的殺手鐧麽?

果然不出所料!

“不周山”指揮部內,莊中將和孫少將兩人卻是明白人。

這磁等離子體引擎還真的跟航天局有點關系,借用於林默的關系,航天工業得到了大批合金配方,實現了材料科技的大躍進。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在林默下單采購脈沖爆震引擎和磁等離子體引擎的時候,航天局在審批環節上悄然放行,否則哪怕空軍再牛,林默在航空器設計界人脈再廣,也沒可能搞到等同於國家戰略級機密的航天級特種引擎。

一飲一啄,皆是前定,他日之因得今日之果,當初的示好行為,卻成為了今天救命的底牌。

不得不承認,好人有好報。

除了尾部的主推進引擎,在“妖孽”變形翼戰鬥機的機頭部分不時亮起藍光,在失重的太空中控制方向,比靜不穩定型的電傳控制系統要更復雜的多,光靠人力主動操控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機載計算機系統通過自動補償平衡協助著林默像是在大氣層內一樣,穩穩地控制住戰鬥機。

和載人運載艙與空天港進行最後對接的大部分過程沒有什麽區別,王學軍和孟藝南更是十二萬分的小心為林默指引導航。

幸虧林默也曾經接受過航天局的航天員訓練,與其他兩人保持著默上,“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嚴格遵循著預設航線,緩緩接近“不周山”空天港。

分離頂部的導流罩後,戰鬥機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EODAS)終於開啟,封閉式駕駛艙罩內覆蓋式立體顯示屏把外面的星空完完整整地映射進了駕駛艙。

封閉式駕駛艙、戰鬥機蒙皮等防護結構、斥力盾再加上“龍將”,“妖孽”變形翼戰鬥機抵禦各種有害射線和輻射和能力絲毫不遜色於正兒八經的太空梭。

“我在右舷,距離300米!接近速度每秒5米,正在不斷放慢!”

林默往左側看了一眼,駕駛艙罩覆蓋式顯示屏上清晰的顯示出“不周山”空天港龐大的身軀,仿佛巨大粗壯的魚骨結構,具有無限的延伸擴展能力。

“妖孽”變形翼戰鬥機與“不周山”處於同一軌道上,正在齊頭並進。

戰鬥機另一側的小型磁等離子體引擎發出淡淡的藍光,極其微弱的動力推動著機體緩緩靠向“不周山”。

與運載艙完全不同的是,“妖孽”僅僅是戰鬥機,並不具備對接的能力。

“再一次確認SEG的位置,我親自帶過去安裝!”

作為斥力盾的發明者,林默是當之無愧的修復專家人選,而且還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航天局有太多的理由不得不選擇他來執行這次極其重要的任務,也能夠節省大量技術說明時間,確保萬無一失。

“我是穆宏田,正在距離SEG安裝槽60米處的外部維護艙內,SEG正在我的手上。”

一名航天員的聲音接入了“妖孽”變形翼戰鬥機,駕駛艙罩全覆蓋式三維顯示屏上的不周山空天港上出現了兩個光點,清晰的提示著SEG安裝槽和保管SEG的航天員所在位置。

之前去安裝SEG的毛嘉冬已經退了回來,換了另一名航天員負責協助林默進行更換損壞的組件。

這就是全覆蓋式三維顯示屏的好處,在采集到實景畫面時,還能夠疊加輔助畫面,林默只需要按圖索驥就能夠迅速找到位置。

“距離下一次碰撞還有8小時!”

司強適時的發出整點報時提醒。

“放心,我會恒定住飛行姿態!”

王學軍緊緊盯著面前的控制台,整座巨大的空天港完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30分鐘後抵抵維護艙。”

林默估算了一下距離和所需要的時間。

由於不是對接,只是單純的靠攏,空天港和戰鬥機相互接近,對於雙方都存在危險性。

100米!50米!30米……

如此近距離地緩慢接近,完全依靠林默自身的空戰技經驗,只要稍有不慎,也許會引發相當可怕的後悔。

5米!

“妖孽”變形翼戰鬥機仿佛緊緊貼在了“不周山”空天港的一節空間艙表面。

不過只有維護艙裏的航天員穆宏田才能看到,雙方之間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空天港和戰鬥機仿佛處於完全靜止狀態,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兩個體形絲毫不對稱的物體正以極其驚人的高速環繞著地球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