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節 獨立日號

龍騎士的任務正是和其他應征召令而來的飛行員們接應這艘巡天艦在艾爾湖附近選好的基地位置著陸,並且保護這支美軍作戰部隊的展開,直到完成防空火力和美軍駐澳大利亞基地的空軍戰鬥機群入駐這個前進基地。

不啻於一枚被引爆的氫彈,這條信息可真夠嚇人的。

趁著這次的戰爭走上前台,這艘所謂的巡天艦也許會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給美國政府的桌面上增加一張十分唬人的底牌,這幾乎和美國人在自家拍的電影大片《變形金剛》裏賣弄海軍的艦載電磁軌道炮一樣沒什麽區別。

也許考慮到其他國家的人遲早要看到這艘巡天艦,美國人並沒有刻意保密一些並不算太重要的數據,例如長寬高,直徑什麽的。

這艘代號為“獨立日”的巡天艦體型絲毫不遜色於一艘輕型航母,體長達到近300米,無論是火力還是運載力,都遠遠超過了本次抵達澳大利亞的中俄兩國大型運載飛行器的總和。

這艘堪稱空中戰列艦級的大氣層內巨型飛行器所表現出來的技術特征,作為航空器的專家,林默倒是能夠理解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制作的SEG核心單元為什麽永遠都不夠用的原因。

也許美國人手上絕大部分合格品SEG核心單元都用來組裝這艘“獨立日號”巡天艦。

從“3號機”裏牽引出來的X-8“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在停機坪上直接啟動了升空步驟,垂直起飛的身姿毫無意外的吸引了許多眼球。

尤其是老毛子,眼珠子都快瞪綠了。

前掠翼很容易讓他們想到自家的蘇-47“金雕”,可惜由於材料限制和隱形問題,“金雕”雖然擁有諸多出色性能,卻遠遠達不到量產的標準。

中國人不僅在前掠翼氣動力設計上走在了俄羅斯前面,而且還更進一步,達到了變形翼的技術層面,不愧是世界上在氣動力設計方面獨領風騷的強國,似乎將美國和俄羅斯甩得更遠了。

“呼叫‘龍騎士’,我是‘泰米爾’,正在準備起飛!”

當“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尾部渦扇引擎噴射出藍焰時,林默收到了皮爾斯基地內與他一起執行同一個任務的飛行員聲音。

他轉過頭看向跑道,回應道:“我是‘龍騎士’,已經看到你了,我將在基地2點鐘方向,15公裏的位置等你。”

在那裏有一架蘇霍伊設計局生產的T-50整裝待發,正在開始助跑加速,它的起飛步驟顯然沒有像“妖孽”那麽方便。

這架戰鬥機的出現讓林默小小驚訝了一番,似乎老毛子已經解決了龍骨和發動機問題,竟然將還未正式定型的機型派了過來。

能在這裏看到T-50,其實跟林默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事實上老毛子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那些硬件上的技術問題,龍骨和發動機主材料其實是由中國提供,至於合金配方來源,呵呵,始作俑者可不就是林默他自己麽!

中俄兩國明裏暗裏的眉來眼去,勾搭成奸又不是一天兩天了。

老毛子看到“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在紮伊爾盆地戰區的驚人表現後,於是再也坐不住,心一橫,將這架珍貴的實驗機給拉了出來,希望借這次戰爭,通過實戰來催化這款戰鬥機的改進,背後其實也難免沒有拿出來炫耀實力的意思。

30秒後,T-50追上了在3000米高度,以0.6馬赫速度巡航的“妖孽”變形翼戰鬥機。

在加入編隊後,俄羅斯飛行員“泰米爾”駕馭著T-50在對方右翼保持落後半個機身以示尊重,林默是長機,他是僚機,這是起飛前就定好的編隊位置。

在軍隊裏面,以強者為尊的現像屢見不鮮,看到對方的機動姿態,林默心領神會,舉起右手打了個OK的手勢。

“泰米爾”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單放手?

這可不是地面上騎自行車,單手駕馭就不怕戰鬥機失控嗎?靜不穩定型設計可不是那麽容易好控制的。

可是那架可以任意在前掠翼和後掠翼切換的神奇戰鬥機竟然依舊平穩無比地保持著飛行姿態,唔,還是15度迎角爬升。

俄羅斯飛行員只能翻了個白眼,在通信頻道裏咕噥了一句:“哈拉肖!……”在全覆蓋式航空頭盔內,他的任何表情都沒辦法讓別人看到,一手節流閥推杆,一手操縱杆,他可沒有那麽多的空暇中斷去做那些手勢。

“我們出發,‘泰米爾’,你喜歡吃魚子醬嗎?”

“啊?!呃!喜歡!為什麽這麽問?”

“沒什麽,我有薩拉托夫州一家魚子醬工廠的股份,等任務結束,我向你推薦它。”

“哦,好的,謝謝!如果東西不錯的話我會向我的朋友們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