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節 前進

除非是在靜止或低速飛行,半殘的斥力盾還能多少發揮出一些作用,若是在高速巡航或高機動狀態下,它非但不能保護戰鬥機的安全,反而會成為引發機毀人亡的殺手,失衡的氣動力形態比什麽災難都可怕。

“妖孽”變形翼戰鬥機此刻就如同折翼的天使,無法再像以前那樣肆意翺翔於天際,一道粒子光束險些就徹底將它廢掉了。

盡管如此,親手將它打造出來的主人依然不缺少讓它能夠重新參加戰鬥的手段。

低空亞音速飛行狀態下,林默只能放棄了斥力盾這一層保障,將機體下半球空間交給了地面,提防來自於上半球的攻擊要比面對360度全方向更輕松的多。

幸好第三紀元入侵部隊不知道他依然還在堅持執行任務並且使用這樣的戰術,否則在沙丘裏再埋伏上幾支粒子光束炮,那麽,龍騎士可真的是自投羅網了。

戰場永遠充滿了不可預測的意外,誰能測想得到呢?!

林默幹脆將計就計地調整原本作戰計劃,放棄了原來的突破點,以星門7點鐘方向作為突破口。

地面重炮陣地火力全開的掩護下,他再次執行聯軍本次作戰行動中最為關鍵的致命一擊。

機載計算機和電傳系統通過靜不穩定控制模型進行補償機體姿態,盡管機翼上有一個大洞,林默依然能夠控制住戰鬥機的飛行姿態,飛快地接近星門防禦罩。

“妖孽”變形翼戰鬥機的光學隱形層變成了與沙漠一致的淡黃色,若不仔細看還真的難以發覺有一架噴氣式戰鬥機正貼著沙丘作超低空飛行。

星門防禦罩內突然飛出十余架“卡姆魯”截擊機沖向龍騎士和他的戰鬥機。

第三紀元入侵部隊依然留了一手,掩護“伽藍”攻擊重炮陣地的數架“卡姆魯”截擊機被“神射手”飛行大隊的戰鬥機勾引走後,寧可眼睜睜看著自家的精英作戰單位“伽藍”全軍覆沒,星門防禦罩內也沒有再飛出一架“卡姆魯”截擊機。

直到現在,入侵者們發現自己暗中謀劃伏擊的目標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向星門所在的位置高速沖來,其背後意圖隨著距離不斷拉近,已經不言而喻,此時若是再毫無所動,那可就真得是要作死了。

距離星門防禦罩還有6公裏。

若是換成以往的高超音速狀態,也就是數息的功夫,但在亞音速狀態下,“妖孽”變形翼戰鬥機至少需要半分鐘才能飛完這一段距離,這已經足以讓第三紀元文明的入侵部隊反應過來。

機載AN/APG-81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AESA)完全失去了效用,受到強烈幹擾的雷達屏幕切換了顯示信號源,通過後方重炮陣地的地面偵察系統和太空中的衛星,得到可靠的戰場信息支援。

林默更依賴的是自己最熟悉的光鏡術,幾乎布滿於整個駕駛艙的光鏡陣列為他提供了全向無死角的視界。

無論是地面還是天空,都難以逃過他的視線。

一共17架敵機,“龍將”戰術鎧甲迅速將它們標注了出來,並且於變形翼戰鬥機實現了數據共享,顯示在電子地圖上。

“卡姆魯”機群出現的第一時間,重炮陣地上的地空導彈迅速完成光學導引鎖定,一枚枚與敵機數量相對應的中距地空導彈呼嘯而出,撲向那些第三紀元文明空中作戰單位。

在移動式防空導彈系統邊上,那些穿著數字化單兵戰術鎧甲和駕駛著機動工程裝甲的士兵們迅速撲了過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更換新的地空導彈,組織下一輪防空攔截。

“分出一個小隊,去掩護‘龍騎士’!”

“神射手”大隊在戰事吃緊的當前,依然咬著牙抽出寶貴的戰鬥力去支援正在孤軍奮戰的龍騎士。

無論是中國飛行員,還是俄羅斯飛行員,他們此刻正面對著兩倍於己的敵人,星門防禦罩內的敵軍似乎要趁此機會將他們全數留在這裏。

換作平時,也許兩支飛行大隊早已經轉身就撤,保存實力,現在卻不得不作為誘餌,盡可能牽制住入侵部隊的空中作戰單位。

盡管皮爾斯空軍基地還有充裕的戰鬥機和飛行員,但是加派兩支飛行聯隊將敵我雙方兵力逆轉,卻無法像眼前這樣吸引出足夠的敵方空中力量。

第三紀元文明的指揮人員也不是傻瓜,一旦看到對手人多勢眾,自然毫不猶豫地當起了縮頭烏龜,將聯軍的戰鬥機群拒之於防禦罩外。

除非看到龍騎士的戰鬥機像在非洲那樣不懷好意地接近,十分清楚難以在客場占到太大便宜的第三紀元入侵部隊絕不會輕易上鉤。

兩架滿掛著空對空導彈的殲-14“鷹隼”毫不遲疑地舍棄了對手,轉向星門防禦罩的7點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