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節 誰是傻瓜

包餃子,或許這個詞眼下正好可以用來形容維多利亞大沙漠中心上空的空中大混戰。

18架掛載著外掛油箱,武裝到牙齒的殲-15艦載機跨越澳大利亞內陸,前來替中俄兩支飛行大隊找場子,這支氣勢洶洶的生力軍剛一進入攻擊距離,就釋放出一輪兇猛地齊射。

在中俄兩國飛行大隊,地面偵察單位和太空軍事衛星的聯合制導下,36枚PL-13空對空導彈群兇猛淩厲地打了那支失去後援的“卡姆魯”截擊機群一個冷不防。

300公裏有效射距,雙吸氣式沖壓噴氣發動機,速度4.4馬赫,從發射一開始,就將敵機群納入了不可逃逸區,高速撲近的導彈群一口氣將正在追擊中俄戰鬥機的“卡姆魯”機群當場打掉了一半。

天空中就像下起了雨,無數“卡姆魯”的碎片帶著濃煙墜向沙漠。

在代表著死亡的藍白粒子光束之間搖擺規避的變形翼戰鬥機駕駛艙內,面前一片光鏡內,兩枚突然如其來的導彈擊中了身後兩架“卡姆魯”截擊機,將後面的追兵當場打掉了一半。

“龍神在上,援軍終於趕到了。”

林默著實松了一口氣,“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在釋放戰術中子彈和撤離的過程中,遭到了無比兇猛的攻擊,機體再次多處受損,這還是依靠布滿駕駛艙的光鏡術陣列預警的結果,否則早就在星門防禦罩內眾多地面作戰單位的集火攻擊中當場被打爆。

龍騎士歷經這麽多次戰鬥,依然還能活下來,這個毫不起眼的低階小法術在其中起到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巨大作用。

半殘的座駕機動能力大降,許多空戰技都無法施展出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連帶著他的作戰能力無法完全發揮出來,雪上加霜的是內置式武器艙的掛架上除了一枚沒有任何殺傷力的導彈版維度震蕩彈外,幾乎空空如也。

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龍騎士也只能被攆得滿天空亂竄,空有一身強大的戰技卻英雄無用武之地。

兩架幸運逃過一劫的“卡姆魯”截擊機當場亂了陣腳,絲毫不戀戰的舍棄了龍騎士,猛然左右急轉彎分開,全力加速作出一連串規避機動的逃向遠處。

敵我雙方形勢逆轉,林默當然不會錯失如此良機痛打落水狗,趁著“妖孽”變形翼戰鬥機仍然還在勉強控制之中,全力將操縱杆拉到了底,所有的大小引擎爆發出轟鳴聲,舍棄了氣動力操控模式,使用出適合在大氣層外真空失重環境下的全動力姿態控制模式。

任何小瞧龍騎士的敵人往往要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哪怕X-8“妖孽”變形翼戰鬥機此刻遭到重創,但是不可否認,只要主引擎和攻擊武器尚且完好,它依然可以堅持殺敵。

變形翼戰鬥機猛然逆轉方向,過載力G值瞬間達到了14,若是換成其他哪怕沒有受過傷的常規戰鬥機,恐怕這一瞬間的過載強度就足以讓其在半空中當場解體,飛行員連彈射脫離都會成為奢望,更多的可能性是駕駛艙裏的飛行員當場就在座椅上斃命。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過載極限參數能夠達到26G的變形翼戰鬥機輕松承受了如此可怕的過載應力在機體內部肆意貫穿。

更何況還有一頭金系巨龍潛伏在其中坐鎮,確保萬無一失。

儀表台上方HUD平視顯示器上航炮準心很快套住了一架逃逸的“卡姆魯”截擊機。

在重疊的一瞬間,兩道藍白色粒子光束從“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左右翼激射而出,在爆發出來的火星中,目標瞬間裂解成無數碎片。

由於采用特殊的動力源,第三紀元文明的空中作戰單位發生劇烈爆炸的概率並不高,通常只會碎裂開來。

另一架“卡姆魯”截擊機身後出現了兩架殲-15艦載機,兩串航炮光點交叉激射而出,狠狠地抽向那架喪家之犬,它從獵人到獵物的身份變化只能說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氣勢洶洶殺到維多利亞大沙漠戰區的艦載機群可是鉚足了勁兒,仗著人多勢眾,虎蕩羊群般滿世界追殺著這些殘兵敗將。

澳大利亞本土的局勢隨著那一枚維度震蕩彈爆發出來的耀眼白光,開始向好的那一面迅速轉變著。

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死亡沖鋒和躲避追殺後,在戰鬥中遭到重創的X-8“妖孽”變形翼戰鬥機帶著一身破破爛爛,用比直升機還要慢的速度搖搖搖晃晃地接近皮爾斯空軍基地,六架中國飛狼型旋翼機在附近如眾星拱月般作編隊護衛。

氣動力形態完全被破壞,只能依靠局部SEG單元的反重力場和部分脈沖爆震引擎,能夠從維多利亞大沙漠裏飛出來就已經是謝天謝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