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節 被爆菊?

“卡拉克、厄托爾、西塞,該輪到你們了!”

時刻關注著索科特拉島戰鬥的第三紀元先遣隊長海倫娜按了一下掛在耳邊的通信器。

一道經過特殊加密的隱秘波動從海平面下方傳了上來,約束成角度極小的幾何夾角射向數海裏外的索科特拉島。

海倫娜的未婚夫達魯和其他先遣隊員面色肅穆地站在海倫娜身旁,雙手緊緊握拳,呼吸漸漸重了起來,他們的心態不由自主地開始有些緊張起來。

盡管那架氣動力形態奇異的戰鬥機以絕強的攻擊力成功摧毀了索科特拉島上的機械人作戰部隊集結點,甚至連第三紀元文明目前最後僅存的一套成品星門環也未能幸免。

看似它已經完全掌握了戰場上的節奏並占據了上風,但是,戰鬥才剛剛開始……

……

索科特拉島,幸存人類藏身的高地西面是一處高達四十余米的峭壁,突然毫無征兆地連續發生爆炸,碎石飛屑和濃煙粉塵散開後,露出了三個直徑約十余米的大洞。

由於近乎於垂直,幸存人類並未在這一處峭壁頂部布置多少警戒點,巨大的爆炸聲還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高地在爆炸聲中輕輕震顫了一下,旋即恢復了平靜,幸存的一千多個人類卻有些驚惶失措起來,許多人以為海島上的那些鐵皮們開始向高地發起了進攻。

雙子星姐妹和展覽會籌辦公司的人立刻反應過來,帶人進行安撫甚至“鎮壓”,畢竟這些平民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殊為不易,精神經過大起大落後,極易出現連鎖性的情緒失控或群體性的歇斯底裏狂躁。

放在軍營裏面,則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炸營”或“驚營”、“營嘯”。

剛剛安靜沒多久的峭壁方向再次傳來一陣巨大的轟響,仿佛高地內部有一具功率強大的機器突然開始運作起來,地面莫名震顫著,讓驚魂未定的平民們臉上再次浮現不安的神色。

布置在峭壁的兩個警戒點位置,武裝人員探出腦袋可以看到如刀削般的山壁上詭異地出現了三個黑乎乎的大洞,內部忽然噴湧出一股巨大的濃煙,緊接著火光一閃,三具奇異的飛行器從山洞內沖了出來,身下和身後噴射出長長的火焰,推動著飛行器飛向天空,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報告,發現三架不明飛行物,從山崖下面飛了出來,報告,發現三架……”

嚇得臉色都變了的武裝人員立刻抱著對講機向高地上的指揮人員報告。

惶惶不安中,他們拉動了槍栓,做好了戰鬥準備,也不知道這三架飛行器的出現究竟是好事,還是災難,大抵多半是後者。

……

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空騎士都是剛剛經歷過戰爭的老兵,作戰經驗非常豐富,即便沒有龍騎士的帶領,也依然能夠組成三個矛頭互相配合著絞殺那些“翼龍”殲擊機。

“亞當”結合了第三紀元文明技術制造出來的這些量產殲擊飛行器,還是沒可能與波音公司的第六代飛行器F/A-XX相比。

畢竟航空科技是一分錢一分貨的行業。

量產F/A-XX所需要的投入足以讓第三紀元文明議會破產,這可不僅僅是另開科技樹那麽簡單。

波音公司也並不是將所有的資料都存放於內部的計算機中心裏,重要的圖紙和核心技術存儲器被物理隔絕存儲,“亞當”和第三紀元文明若是想要展開逆向工程,所需要的投入和時間絕對不會少,因此“亞當”不得不在技術可行性、性能和成本之間做出一個妥協。

和目前人類現役主力戰鬥機一樣,量產裝備本來就是一個向技術和成本妥協的產物,“亞當”也無法避開這一個潛規則。

各個航空設計研究所並不缺乏性能極高的設計方案,但是擁有不惜成本量身定制戰鬥座駕的,那也僅僅是戰略級特階空騎士的專利。

根據美式的構裝戰鬥飛行器劃代標準,“翼龍”殲擊機的性能處於第三代頂峰,接近於第四代機的標準,“亞當”空有一套極為高明的戰術數據庫,卻受限於“翼龍”的機體性能,所能發揮出來的也不過十之二三,卻被狗鬥經驗豐富的三國空騎士戰得旗鼓相當。

為美軍空降團清出空降區域的林默抽出手來,猛然殺入了依然在混戰中的空中戰團。

趁著還剩下一些空對空導彈,他並沒有直接脫離戰鬥區域,與亞丁灣內的“德懷特·D·艾森豪威爾號”航母編隊會合,而是主動選擇了支援友軍,殲滅“亞當”最後的空中力量。

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國的24架戰鬥機僅剩下15架,仍然在與11架“翼龍”殲擊機展開不死不休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