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結交

在受傷後的幾日裏,李珣都是低調行事。因為根據可靠消息,天行健宗那五人還沒有離開,若是不小心碰上,恐怕會很麻煩;而宮裏,他去的也少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需要好好地想一想!

和天行健宗的那一場交戰,以及他從秦妃身上采補的過程,尤其是後者,帶來那一連串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必須花些時日仔細揣摩!

在潛心體會了七八日後,李珣終於初步得出結論。

首先,是他此時的修為至少暴增了三成!除去采補得來的好處之外,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水晶瓶內的詭異液體,那就像是超級大補藥,讓他光是嗅了嗅味道,就好處多多。當然,這藥性也太烈了些!

接下來,便是《血神子》的修煉情形了。困擾他近十年之久的血魘,已確確實實消失了,而同時,他的心臟也正如陰散人所說,進行了極為妖異的魔化。

普通的外力打擊已不可能損害其根本,便是陰散人那樣犀利的攻擊,他也能夠撐過去!

心臟魔化,可說是修煉《血神子》的第一步進階。但一代魔功,當然不會只有肉體上的變化,伴隨出現的,還有所謂“亂而不動,處而不寧,無牽掛心,無情思在”的心訣。

這便是“無情心”了,此乃修士入魔的第一步!據說,“無情心”對修煉者的性格也有影響,當然,這影響需要長期的過程,李珣暫時還察覺不出。

但有件事,卻已讓他心中不安。

先是心臟的魔化影響於先,又被陰散人碎心一擊打擾於後,心竅內的陰火似乎開始有不穩定的現象,隨著修煉的進行,內蘊的恐怖能量總是躍躍欲出,說不定哪一天會把他化成灰燼!實在是危險得很。

即使鬼先生留言,這陰火在百年之後才會爆發,可危墻之下,又有誰能信他?

直到此時,李珣才真正明白鬼先生所留下的威脅的真義。

然而,對這種事情,李珣已經麻木了。似乎那種全無壓力,一身輕松的日子,永遠和他無緣。妖鳳饒了他,卻又碰上陰散人;血魘沒了,卻又有陰火的困擾!

如果他想好好地活下去,就必須將這些壓在他身上的桎梏一一打碎,而這卻又是如此遙遙無期……

他嘆一口氣,提起筆來在紙上劃了一筆。

此時,他正在國師府中的一處小亭內揮毫潑墨。

當然,李珣絕沒有鐘隱仙師那種書畫造詣,也不會有他那樣的閑情。此時李珣所畫的,並不是山水竹石、人花鳥獸,而是在外人目光中,怎麽看怎麽像鬼畫符的玩意。

周圍的侍女沒有一點意外的表情,或許在她們看來,道士畫符也是天經地義的。

唯一與傳聞不符的是,李珣畫符,用的不是朱砂黃紙,而是再普通不過的筆墨宣紙。

紙上橫橫豎豎,曲折拐彎的筆劃,分開看還算工整,但若合在一處,卻又像是小孩子瞎抹,沒有半點規律可言。

可若是一個對禁制之道有深入研究的人來看,則又是另一種想法──筆劃為枝葉,神意方是真。

若在平日,李珣看重的自然是禁制的生克變化,想著如何才能將有限的真息,做出更大的威力來。而此時,他下筆又有不同。

他幾乎將精氣神盡數集於筆尖,一筆劃下,便等於拼盡全力揮出一劍,在法度井然的同時,又要護著毫尖下脆弱的紙張不被劃破,對真息控制的講究,已到了他的極限。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李珣找到他要的那一點微妙感覺。

這就是李珣幾日思索,所得到的最大收獲!

看似筆力已盡,真息竭涸,但轉勢頓筆,便可再生新力。就在這似盡未盡,似生未生的臨界點,有一個飄緲若虛的“點”,與他全身的氣機發生了感應。

氣機,便代表修士與天地間周流不悖的元氣,互相作用的深度。

每多控制一條氣機,便代表對天地的認識更深了一層。同時,也將面對更多以往從未見過,甚至從未想象過的氣機變化。

一般來說,修士感應、發現、操控氣機,都是依照各自的修煉法門,按部就班的增進修為,使氣機的感應逐步清晰,利於捋順和操控。

便如李珣,也只有在他最精通的禁制領域,才能察覺到精微的氣機變化;而在內修的層面,要到“海上生明月”之境才會對氣機有初步的認識。

但李珣所修盡是通玄界的高妙法門,其中又正邪兼備,互不統屬。一方面,為他在感應、操控更多氣機上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也極可能因為氣機復雜和混亂導致走火入魔。

然而,他新近感受到的這個“點”,卻是完全不同的。

這個“點”也是氣機,是一個李珣模糊感應到,又暫時無法弄清且操控的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