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國

比陰散人所處的位置更高一些,目睹一切,甚至主導一切的李珣,在那裏笑得打跌,當然,現在他只能讓天冥化陰珠飛速地轉上那麽幾圈,來表達他的興奮之情。

他費盡心力,要的不就是這個結果嗎?此時看著過程一直朝他所規畫的方向發展,那種滿足感是怎麽也形容不盡的。

然而,這還不夠,他還要繼續做下去。在他已強大不知多少倍的神念控制下,之前他在池子周圍埋下的一百零八顆由“幽明陰火”凝成的“冥火珠”,已透過周圍渾厚的地氣,與李珣建立了聯系。

幽明陰火乃築基於九幽地氣之上,與周流於山川大地的地脈之氣,屬於同脈分支,本就有極其玄奧的聯系,此時再由李珣刻意掩飾,即使以兩散人之能,在用心於他事之時,也沒有察覺到。

地元煉法的中斷,使周圍的地氣失去控制,幸好還有兩散人布下的禁制鎮壓,只是有一些散溢。而李珣打的就是這些散溢地氣的主意。

早在五日之前就已布在地層深處的禁制,隨著一顆“冥火珠”的跳動,悄無聲息地運轉起來。

剛剛散溢出來的地氣,很快就被禁制拉到一個新的運行軌道中;地氣在一點一滴地積累,而“冥火珠”也一個接一個地開始跳動。

這個禁制,可說是李珣有生以來,獨立完成的最傑出的作品。

它已不僅僅限於明心劍宗的系統,而是包容了明心劍宗、幽魂噬影宗、陰散人和血散人等門派、宗師的系統,也許並沒有深得各系精髓,但那種海納百川的氣度與膽略,卻足以讓此道宗師也為之贊嘆。

李珣此時,當然不了解他這作品的意義所在,他只是滿心歡喜地為這個通玄界新生的禁制起了個響亮的名字──接天九變。其中頗有以通徹天心、變化無窮自許,且自我激勵的味道。

隨著力量的積蓄,一百零八顆“冥火珠”很快就全部啟動,每顆“冥火珠”都帶動一部分禁制的運轉,而各個冥火珠之間又形成反應。

由此,禁制的各個部分開始了復雜的變化,其變化之繁瑣,便是李珣這個創立者,也僅僅摸清了十之二三,而這些卻已經足夠了。

隨著禁制的全面啟動,冥火珠吸取地氣的速度明顯加快,如此層層叠加,很快便達到了一個令李珣心驚肉跳的程度。

不能再拖下去了!李珣在上空掐動了印訣,一百零八顆冥火珠開始了低低的顫鳴,渾厚的地氣在禁制引導下,靜靜地流動至青鸞昏迷之處,緩慢而堅定地注入進去。

李珣的想法很簡單──讓這裏再多一個攪局的。

計劃也很簡單──為青鸞解禁。

至於做法,則最簡單。

渾厚近乎狂暴的地氣從頭到腳,再從腳到頭來回十遍!憑著絕對的力量,硬生生地沖開陰散人的禁制!

如此粗暴的解禁手法,在行家看來,自然貽笑大方,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卻沒有比這更有效的選擇。

青鸞的身子顫抖了一下,在強烈的沖擊之下她的傷勢恐怕更重,但最重要的是她恢復了自由!

李珣正準備再看一場絕地反擊的好戲,可是青鸞的舉動卻令他大為失望。從初始時的顫抖之後,她僅僅是動了幾下手指,便再沒有其它動作。

難道她的傷勢已重到爬不起來的地步?

這個念頭剛起,那邊兩散人便開始了正式的拼鬥。

數裏的距離,對他們完全構不成妨礙,方圓十裏之內,完全被二人的真息所充斥,他們每一個真息變化,都引動著這個範圍內所有的天地元氣,在其中每一個角落,都是毫不遜色於短兵相接的兇險攻防。

兩人只是一擡臂,一舉手,外界的大氣便發出了尖銳的震鳴聲,千百道細若遊絲的電光倏生倏滅,奔走流動,比之大自然的天然雷暴還要絢麗得多,也要兇險得多。

首先發難的還是血散人,血魔化心大法全力展開,只一記兒戲般的淩空掌印,便如同打開了地獄之門!

億萬被他禁錮的冤魂,發出痛苦仇恨的嘶叫,而這痛苦和仇恨則又被他抽離出來,化為世上最汙濁、也最血腥的血魘魔影,扯開了血紅色的大幕。

曾經使李珣生死兩難的血魘,在外界大氣中,是一個影子般虛幻不實的存在。

它便等於是血散人的分身,以介乎實體虛幻之間的特質,一切刀兵水火不傷,卻有引動“赤血”的能力,被它沾上身,敵人的血液能在轉眼間燃燒起來!由此而“煉”出的元氣,則被血魘吸收,壯大自身,實是陰毒無比。

陰散人這邊才被血魘分去了一絲心神,那邊血散人又放出赤兵鬼鏈,此時這件魔兵已凝縮成十丈左右,越發顯得詭異莫測。

它自血散人手中飛掠而出,便如同一條飛翼靈蛇,在虛空中幾次彈動,已繞到陰散人背後,一口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