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路程

當坐忘峰上布滿了秋黃的顏色,飛禽走獸的毛皮也漸漸轉換的時候,秋日已經過去大半,李珣在坐忘峰上,已度過了另一個“三月時光”。

早在二十天前,鐘隱便已宣布,他的“骨絡通心”之法已經修畢,至此明心劍宗法門在李珣身上運轉之時,也再無窒礙。

然而,他並沒有離開的意思,也沒人去趕他。

每日裏除了修煉,便是向青吟請教樂理音律,一天十二個時辰,倒有三分之一與青吟待在一塊兒。

這是非常奇妙的體驗,他的理智和感情似乎分裂成互不幹涉的兩塊,他會為了青吟每一次笑靨而心跳加速,會為了每一個不經意的小接觸而面紅耳赤,也會為了每一點疏離而黯然神傷。

然而,與之同時,他每時每刻都在嘲笑、在詛咒、在猜疑、在怨懟,他開始痛恨自己的“聰明”,埋怨為什麽在那種時刻神智清醒──如果那是某人精心編織的夢,那他就不要醒來好了!

便是現在,他也在半夢半醒中流連。

這一夜,臨淵台上,李珣站在青吟身後,陪她看台下經年不散的雲霧。

臨淵台與峰上千千萬萬的石台並沒有什麽兩樣,但是,它下面的這片雲霧卻是大大有名。

這一處透天雲,直上直下,綿延五十四萬裏,也就是說,從這裏落下,中間不會有任何阻礙,便能直達峰下。

青吟近些日子心情一直不錯,今晚亦然。兩人先說了一些樂理上的問題,不知怎地,話題就移到了這透天雲上。

青吟伸出手去,在蒸騰的雲霧中一探,攬回了幾許雲氣,淡淡道:“你可知道,從這裏下去,若不禦氣,便是大羅金仙,在落地之時,也要粉身碎骨。”

李珣眨眨眼,想到這五十四萬裏的漫長墜落過程,心中不寒而栗,自然只有點頭的分。

青吟又道:“這還是大羅金仙,若換尋常人,掉上幾十裏路,內外壓力交迫之下,便要堅持不住,而功力精深的修士,能撐到萬裏以上的,也是鳳毛麟角。”

李珣不知道她說這話是什麽意思,所以只能唯唯諾諾地應著。

青吟也不在意,繼續道:“我在山上的時候,曾對這個很好奇,總想知道,從這裏跳下去,那一段漫長的墜落時間,該是怎麽樣的……”

她說的“在山上”,其實就是指她還未出師的時候,李珣非常明白。不過,他倒是剛剛發現,青吟在“小時候”,原來很有些奇怪的心思。

想必,性格也很奇特罷?

他正有些好笑,忽聽到青吟說:“終於有一天,我從這裏跳了下去!”

李珣輕“啊”了一聲,被青吟當時的瘋狂小小地震了一下。

青吟的語氣卻還是平靜無波:“那種感覺很難形容……煙雲遮目,亂石橫空,還有身上越來越重的壓力,到最後恨不能把身體扯碎!那時候我就在想,我完了。

“可是,我終究還是活了過來。而在我清醒的時候,我對之前一切的記憶都模糊了,唯一清晰的,就是在這裏,找不到任何希望時的絕望……刻骨銘心。”

青吟回過頭來,看著李珣呆滯的臉孔,展顏一笑:“那種感覺想起來,很開心呢!”

李珣呆呆地看著她,說不出心中是種什麽滋味,但他知道,這樣的回眸一笑,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咻!”

尖銳的破空聲響起,將他從紛亂的意緒中拉了出來。

只見下方滾滾雲霧之中,正有一道銀白色的光華,穿雲破霧,直射上來。青吟微一皺眉,衣袖微擺,將這光華攝了進去。

“宗門飛劍傳訊!”青吟一眼掃過,便沒了興趣,隨手一彈,將這把僅有兩寸長短的飛劍,彈到李珣手中,“或許是峰下有了什麽事情,你去叫鐘隱罷!”

“啊?噢!”

李珣聞言應聲,正想離去,忽聽得青吟喚他。回過頭去,卻見青吟對他笑了一笑:“看來你要下山了……這段日子,過得很開心,我要多謝你呢!”

這輕飄飄的一句話,便是道別麽?李珣看她唇角綻開的笑容,出奇的沒有平日的振奮之意。

他沉默了一下,忽然道:“我很像傻子麽?”

這可說是李珣這三月來,心中埋藏最深、也最尖銳的念頭,突兀說出,青吟一時間竟是怔住了。

李珣卻不再說話,他深信青吟必然會明白這話的意思,所以他只是直勾勾地看著青吟的臉,想看她究竟會說出一個怎樣的理由。

他可以看得出來,青吟此時看他的眼神已經完全不同了,與之同時,他便看到了青吟的笑容。

這笑容沒有半點兒掩飾,完全發自內心,而不像她以往的笑容,本身便是一層迷霧,遮擋住他人的目光。

在這刹那間,李珣認為自己終於看到了青吟心中一角。

然後他便聽到了青吟的回答:“下士不可語上,凡人未能指妙,蠢漢無以稱智,癡人亦不足言情……你能明白過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