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旁枝

隨著時間的推移,眾多的流言絕大部分都會消沒於無形,卻仍有那麽幾條,與事實越發地接近。

在一場飄潑大雨之後,被滌蕩一遍的東南林海,終於得到了一條被證實的消息。

散修盟會大舉南下,十萬散修過境,其前鋒近萬人,距離東南林海,僅有兩日路程。

在這個距離上,諸多信息已經越發地確切明白。而其中流傳最為迅速的,便是下面這段:

玄海乃無主之物,當為天下人所有。散修盟會忝為天下散修立約會盟之所在,當為天下散修妖魔,謀其寶藏靈脈,使其為天下修士共有之地,一切靈脈礦產,均為天下之用。

“古音終於出手了。”

李珣盤腿坐在雲端,單手支頤,手肘架在膝上,意態悠閑,對此“檄令”做出評價:“她的措辭還是比較緩和的,其實,句首的玄海二字換成什麽都可以。比如東南林海、北齊山脈,或者幹脆說天下靈脈仙草之類的。”

“說了許多,其實就是那句話:‘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如此言論,分明是改天換地的前奏,若她真就這麽擺明車馬,無疑要與通玄諸宗結下不共戴天之仇……嘿,她說得不錯,時間太早了些。”

水蝶蘭就坐在他身邊,聞言疑道:“什麽太早?”

“古音講過的,若能韜光養晦一段時間,待千年以後,此界人心糜爛,再登高一呼,沖擊力便要比現今強上許多。像現在這局面僅僅是由古音獨力支撐,人在則盟會在,人亡則盟會亡,這一點,也瞞不過人。”

水蝶蘭對此界大勢不感興趣,只是很好奇李珣的盤算:“聽你的口氣,你是站在通玄諸宗這邊嘍?”

李珣擺擺手:“這不是非此即彼的問題,眼下的局面,很容易讓人預設立場,好像不是站在通玄諸宗一邊,就是和古音沆瀣一氣。可這是咱們探明了古音的全盤計劃之後,縱觀全局才下的結論。也許此界還有些智者也能猜到古音的打算,可絕大部分人仍身陷局中,對他們而言,立場是不必要的,他們只需要全身自保,或者從中取利,僅此而已。通玄界三百萬修士,這些人才真的占據大頭。”

“散修盟會號稱代表天下散修妖魔,可真正俯首帖耳的,也就那麽十幾萬人;通玄諸宗也不是鐵板一塊,正道九宗和西聯諸宗水火不容,還有那個箕不錯設計的四宗同盟,就是很典型的要置身事外的勢力。”

“諸方立場絕不相同,各有盤算,眼下局勢緊張還看不出來,一旦事態起了變化,表面的清晰分際就會立刻模糊下去,更大的混亂還在後頭呢!”

“哦,你腦子裏很有譜嘛。”水蝶蘭言語間也不知是諷是贊,“或者,你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計劃?比如讓古音去死什麽的……”

“哪有那麽容易?雖說我覺得古音已萌死志,不過那也要她自己動手才行,要殺她可沒有那麽輕松。當然,若以從中取利的立場來看,讓古音去死,倒對我們最有利,就看有沒有哪位義士幫著誅殺她好了。”

李珣語氣輕描淡寫,稍頓,他忽然嘆了口氣:“事情到這種地步,古音身死與否、局面顛覆成敗,也都沒什麽了。你不覺得,現在無論事態怎麽變化,結局都已經注定了嗎?”

李珣的感嘆讓水蝶蘭非常吃驚,她還從來沒有見過李珣發出過宿命的論調。他似乎沒察覺到自己的言辭過於消極,只是平平淡淡地講下去。

“我也是剛剛才想明白,古音是眼前亂局最大的症結所在,在事情沒有到不可收拾之前擊殺古音,確實是很好的快刀斬亂麻的手段,可就算斬開了古音這個‘結’,梳理清楚的僅僅是眼前的局面”

“事實上,古音是一只手,她從高高的山坡上,推下了散修盟會這塊大石頭,順著山坡滾動,越沖越快。人們沒有在初始時阻止她,等到石頭已經滾落半坡,做什麽都晚了,除了眼睜睜地看著巨石滾落,什麽都做不了。”

“散修盟會已成氣候,借由此物,古音的理念將傳揚天下,直至深入人心。就算古音身死,盟會四分五裂,護得通玄諸宗一時安寧,可誰敢保證,千年以後沒有第二個古音跳出來,繼續做那沒有完成的壯舉?”

長長的一段話後,李珣停了口,仰臉看向頭頂的晴空,稍停,方喟嘆一聲:“通玄界,要變天了……可惜,與我無幹。”

水蝶蘭倒很理解他的心情,這是強者不甘寂寞的本能。

只是李珣前半生的經歷,已為他選擇了一條遺世獨立的路途,他注定是強橫又超脫的,是一個不合群的獨行客。即使想去改變,也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只能是拾前人牙慧,沒有任何價值。

從這個層面講,不論李珣日後到達了一個什麽境界,古音對後世的影響力將是他永遠無法超越的。而通玄界歷史上,能與之相抗的,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