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THE TOP SHOP的估值

“是的,當初建立THE TOP SHOP,就是為了這一天啊。而且,隨著THE TOP SHOP店鋪的增多,也需要一個生產基地的支撐。合則兩利的事情。”

聽完王業的解釋,李清歡還是有點不理解,心想THE TOP SHOP需要生產基地,可以自己建啊,或者買幾個工廠不就得了,幹嘛要被華尚收購呢。

在李清歡的眼中,THE TOP SHOP顯然比華尚國際更有發展潛力。

但是,她沒有對王業的話再質疑,因為她相信,既然王業做了這樣的決定,肯定有他自己的考慮。

而且,王業的考慮,肯定是比自己更全面更長遠的,自己只需要照做就行了。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李清歡開始整理數據。

想起昔日的那些同事,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自從跟著王業創建新公司,偉業家化開始,到美購網,到化妝品公司,再到THE TOP SHOP。

李清歡是忙得團團轉,哪裏需要去哪裏,也算是為王業事業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不過她這一年可是忙得夠嗆,和原來的幾位老同事,都好久沒有聚過了,不知道大家過得怎麽樣。

最早時,王業手下只有四位員工,李清歡、劉建、陳啟帆、陳華華。

大家的關系都很好,前兩次出差時,一起同行了兩個多月,也算是王業的老部下了。

現在李清歡算是走得最高的一位了,擔任THE TOP SHOP公司總經理。雖然THE TOP SHOP公司規模還不算大,甚至還只有兩家店鋪開業,其余三十多家店還在裝修當中。

但這家公司的估值可不低,光它這獨樹一幟的設計師為主導的模式,而且是目前內地唯一一家設計師集合店品牌,更是獲得了各大購物中心和消費者們的歡迎。

無形價值就很高了。

從2011年10月份開業以來,香江的兩家店,也就營業了兩個多月,但是總銷售額已經高達2.1億!

單店月銷售都是四千萬級別!

聽起來有點離譜,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明白這確實是合理的,就應該有這麽高的銷售額!

兩家店的選擇,都是香江最黃金的商圈,而且是黃金商圈的核心位置。旁邊的都是什麽LV、愛馬仕、香奈兒之類的頂奢品牌,而且店鋪都是一千多平的大店。

一個店裏,光店員就是三十多個,分三班倒班。

而且,THE TOP SHOP的衣服並不便宜,均價達到了一件2000元左右。

以香江中環置地廣場和海港城的人流量,再以THE TOP SHOP目前的知名度,每天銷售五六百件衣服,困難嗎?

說實話,一點都不困難!如果不是受限於銷售模式,斷貨後再也不補貨。估計銷售額還要更高一些。

當然了,現在的銷售火爆,也許就取決於這種賣斷後絕不補貨模式,也說不準。

THE TOP SHOP現在開始大舉進入內地市場,等到過年前時,估計38家店就能陸續開業。

雖然還不知道在內地的銷售會如何,但光從目前內地消費者在THE TOP SHOP官網及官方微博上的活躍程度來看,銷售也差不多了。

當然了,這種店,因為風格相對小眾,價格也偏高,注定不可能大規模開店,據王業估計,全國能開個一百來家就到頂了。

不過就這樣也不得了,因為單店銷售太恐怖了。內地的店鋪,不說想香江那樣每個月都過四千萬,當然也不可能達到。

如果每家店月銷售能有一千萬,一百家店每月就是10億!一年下來就是120億!這可比華尚國際的8000家店銷售都高了。

這就是品牌定位高端的優勢,單價高。

華尚國際一件衣服才三四百塊,而THE TOP SHOP一件就是兩三千,這怎麽比。

也因為此,李清歡總感覺THE TOP SHOP比華尚國際有潛力多了。

不過,這家公司的估值怎麽算呢,李清歡挺發愁的。她本來就不是太懂這方面的事情,現在是趕鴨子上架了。

在辦公室內轉悠了兩圈,李清歡想起一人,自己不懂,可以請教別人啊!

她找的正是LISA,其實李信也很精通這個,不過現在李信整天在外地出差,日常是見不到人的。

李清歡把LISA拉到自己的辦公室,把事情給她講了一遍,然後虛心地請教該怎麽給THE TOP SHOP估值。

聽完李清歡的話,LISA微笑了一下,她明白王業是什麽意思。他就是讓李清歡拿出來一個初步的估值而已,並不需要很精確,因為真正收購時,會有專業的第三方估值公司來計算估值。

當然了,也要參考王業這個老板的意思,不然你估值低了,他不樂意賣。

這種並購,就是先請第三方財務公司來估值,然後雙方拿著估值來談判,具體價格還是要看談判結果。

那麽具體到THE TOP SHOP公司上面,估值肯定不能按目前兩家店的銷售來算。

LISA就按內地38家店開業後,月均銷售一千萬來算,這個銷售額,李清歡感覺還是比較有把握的。